互联网没有爱恨—林某某再婚事件有感

首先这个结果我是全然不意外的,某位先生因事故失去妻儿子女,过了一段时间再婚了,这放眼望去身边不多么?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么?显然是很稀松平常(好像有点残忍)但现实生活比比皆是的情况,就因为一个人有名或者是互联网上的人就天都塌了,多少有点过了。

我只是感慨,网友好喜欢把活人当作纸片人来看,一会儿代入深情设定,一会儿代入恶人设定,就不肯把人当个活人,随便看看就完了。 这世上的活人是什么样子呢?外面是真的,家里也是真的,痛苦是真的,斟酌也是真的,都是真的。 广大网友啊,就是自己没爱情,喜欢把爱情幻想寄托在纸片人身上,这个习惯太严重了,把爱豆啊名人啊也给脑补成纸片人,甚至,你看,把社会新闻里的案件受害人也要拿纸片人的人设去套。

“走出来太快”吗?我觉得男女差异很大在于脑子,女性天生具有安抚和疗愈的能力,连小朋友也会对阿姨更感放松。所以一个男人陷入困境,会渴望获得女性的温暖安慰,而一个女人对困境时凑过来的男人,可能更感到紧张和威胁。男人面对失去配偶和孩子的痛苦时,大多更急于寻找下家,填补空虚。 不稀奇的。 真爱是很稀有的姐妹们,芸芸众生不过都是凡夫俗子,普通人而已呀。

我看到所谓“真相”“黑料”,这个在当时就是昭然若揭的呀。大张旗鼓的任何情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无论是表白示爱,还是怀念追悼,其目的肯定都是别的。所谓静水流,深特被在互联网平台任何一种声音发出来,很难只是为了发个声音,表个情绪而已的。

至于说他“艹人设”的,他确实是聪明,做得好,但这不也是人性所致吗?你们瞧瞧江歌的妈妈,瞧瞧巫山童养媳,都被恨出灰了。 不会“艹人设”的受害者就是那个下场。碰到一个会艹的而已。说到人设,我认为凡事人设都会塌的,凡事要苦心经营的人设想必与自己本身相差甚远,能装一辈子的少之又少,不是得利之后得意忘形就是换新面具来进阶了。还有一个人总是努力的展示和证明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基本都可以判断是假的,真实的都是毫不费力举重若轻的。

当然了,在回顾江歌母亲,人家词不达意悲痛失态,你们就各种挑刺,各种子弹飞;人家表现完美,处处迎合,你们就扑上去各种母爱泛滥。 作为当事人,傻子才不选后者。林某说白了只不过是个聪明的生意人罢了。

你们想看一个真正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佳话,怕他寻死又希望他向死之心真真切切。他如愿给你们反馈,描摹自己的痛苦,描述自己的修行。你们的情绪互为燃油,一唱一和,此起彼伏,永远热泪盈眶。 林生和网友之间,是骗局吗? 我愿称之为真·爱情,一场你情我愿的舞台剧,你们想要在“我”身上看到爱情的幻象,我来满足你,换你们的舆论助力。所以我认为广大网友的出离愤怒,和有没有开启新生活,走出旧阴霾关系不大,更大的是自己幻象的破灭的失落愤怒,自己真情实感的情绪输出的被欺骗,以及可能有为他直播花钱的,被骗钱骗感情,生气愤怒也是理所当然。只不过笔者还是不免感叹,网友的爱憎都这么容易且激烈哦。

第一,关于林某人再婚,如果他经过丧亲之痛后走出来,重新组建家庭,我支持和祝福。并且我不认为这件事情应该有个期限。这个期限由心而来,说“我不信那么爱一个人的话可以这么快走出来”的人,可能低估了人性的复杂性。事实上,即使心中仍有亡妻和逝去的孩子,也不代表就不能开启新的生活。要么背一辈子逝者不能走出来,要么非得全部忘了才能开启新生活,也是有点残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人真的还是要多经历经历感情,感情的复杂可能超过相对论的,普通人的纠葛哪一个不是一团乱麻,咋到了互联网就得“提纯”了呢。 第二,但如果一边“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我一直在想你们”喊得欢,一边暗地里早有了新欢,却长期不透露新的妻儿的情况,我觉得是非常不合适的。对逝者不尊重,对自己当前的妻子也不尊重。特别是那句“她又来了”,太过分。这句话真的暴露了他无论对前妻孩还是现任,都没有太深沉的感情。 第三,如果要前岳父岳母打官司分遗产和赔偿金,那这在伦理上太过分了。但是如若真如网友爆料的有如此巨额的赔偿,那么关于赔偿金的分割还需要兼听为好,巨款面前人性很难经受考验的。 第四,不管你是祝福还是厌恶林爸爸再婚,这都你自己的事,但真的不要轻易讲出“男人果然都这样凉薄,还是女人有情”“如果是女人,怎么可能那么快走出来”这种话,你以为的这句正义凛然,同时也绑架了女人以后都要因为“有情”而守寡,这是在立无形的贞洁牌坊。 女性的空间已经如此逼仄拥挤,不要再来压缩了,牌坊是女人最不需要的东西,不要再给女性​​无端提高道德标准了,好不好。 第五,选择今天这样一个日子来公布,更坐实了他的营销人设。对于这样的人建议还是无视为好,今天是个好日子,让我们把时间和关注都还给党和国家。

互联网没有爱恨—林某某再婚事件有感》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