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他叔做下轰动全国的血亲复仇案
我们都知道,一生悲催不得志的杜甫并不是屌丝,而是名门之后。他的祖先是晋朝灭吴统一天下的大功臣征南大将军杜预,在此过程中留下了成语“势如破竹”。他的祖父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杜审言,杜甫因此扬扬自得地宣布“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从他的祖父那里,杜甫不但继承了文学的基因,同时继承了骄傲的基因。
杜审言是个很拽的人,他曾为和自己齐名“文章四友”的苏味道(苏东坡的祖先)写评注,写完以后对旁人说:“味道必死。”听者惊问为何,他回答:“苏味道看了我的评注,肯定会羞死的。”他认为屈原和宋玉只配给自己打下手,还说过:“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意思是自己的书法超过王羲之,令人很无语。最夸张的是他病重将死之时,宋之问(写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位)等朋友好心好意前来探望,杜审言叹息:“我活着一直压你们一头,尔等真是命苦!现在我快要死了,尔等终于有出头之日了。”不知道宋之问等人听了作何感想。
性格这么拽的家伙,人际关系八成有问题。进士及第后本来在洛阳做官的杜审言先是得罪了权贵,被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老杜头在任上又得罪了同僚司户郭若讷,被他在吉州司马周季重面前谗言陷害而下狱,定为死罪。到了狱中,继续被黑社会狱卒百般欺辱。看到这里估计你有疑问,狱卒明明是编制内国家公务员,怎么是黑社会呢?想想水浒传里以戴宗为代表的监狱系统公务员,哪个不是黑社会?在万恶的旧社会,黑道、白道从来都是一家。
此时杜审言只有次子杜并(杜甫的叔叔)跟随在吉州生活。十三岁的杜并四处上访无门、投状无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悲愤之下,也不耐烦等到二十年之后,当即身怀利刃潜入周府,将宴乐酒醉的周季重刺成重伤,自己当然也被侍卫当场格杀。周季重临死前感叹说:“没想到杜审言有这样的孝子,郭若讷误我!”
在黑暗的唐朝,当大官的即使逼死再多杜审言这样的小人物,也没有人会在意。但如果出了如此轰动的事件,纸就包不住火了。此事很快刷爆朝野所有人的微信盆友圈,一直闹到女皇武则天那里,杜审言因此获重审而得救。杜并无权无势,只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一条贱命,以命换命,闹出全国性的大新闻,才能为受辱的父亲讨回公道。
和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亲自为杜并写了墓志铭,赞美他:“其家声者,在史笔者,不亦高乎!”在一贯重视孝道的封建社会里,杜并自然成为了孝子的典范被树碑立传,广为传颂。当然,这种血亲报仇、不讲法律、不讲政治的封建糟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早就被踢出了历史的舞台。
——都看到这里了,不顺手转发一下,会过意不去吧——
苹果手机打赏通道,长按图片并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唐诗为镜照汗青》《宋词一阕话古今》已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当当、京东、亚马逊、新华文轩等网站发售。需要签名版的话,请在公众号发消息给我。
外封:
内封:
《杜甫他叔做下轰动全国的血亲复仇案》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