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嘲笑苏轼书法的人

敢嘲笑苏轼书法的人

宋词一阕话古今

第十七章(下)

自在飞花轻似梦 金风玉露一相逢


“苏门四学士”中的黄庭坚,字鲁直,比苏轼小八岁,是宋朝的又一位神童,而且证据充分。他幼年时聪颖过人,书读几遍就能背诵如流。舅舅李常来家里做客,取架上的书考问,小黄没有答不出的。七岁的时候,小黄作了《牧童诗》一首: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如果拿唐初神童骆宾王七岁时所作的《咏鹅》来与之相比,黄庭坚此诗的眼界情怀远远高出。如果拿宋初神童寇准七岁时所作的《咏华山》来与之相比,寇准心比天高,黄庭坚看破红尘,可谓相映成趣。寇准是早熟,黄庭坚则是早熟得有点吓人。


第二年,同乡有人进京赶考,八岁的小黄作诗相送:

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第一句用了刘琨担心祖逖“先吾着鞭”的典故,暗指自己和对方在一个等级上,今年先送您去赶考,祝您能参加殿试面见皇帝鹏程万里,而小弟我过几年就会赶来的。后面两句自比天上的星宿下凡,就像李白一样是“谪仙人”。初出茅庐之人往往自信心爆棚,这一点从古至今都一样。

敢嘲笑苏轼书法的人

薄薄酒


年轻的黄庭坚曾在开封繁华的相国寺市场里淘得宋祁手写的《新唐书》草稿一册,带回家后反复研读。他仔细观察草稿中那些字句有修改的地方,体会其与修改前的不同之处,领会出了宋祁的用意何在。如此揣摩草稿,就仿佛大作家在亲身向你传授写作心得,自此小黄写文章的水平突飞猛进。后来他娶了孙觉之女为妻,而孙觉是秦观的老师、苏轼的好友,黄鲁直由此进入了东坡的门下,和老师在诗词、文章、书法上相互交流。苏轼曾戏作《薄薄酒》两章: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北邙山是洛阳北郊的高级公墓所在地,“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就是穿上金缕玉衣被万人远送去入住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意思。黄庭坚读了此诗很喜欢,也作了《薄薄酒》两章向老师致敬,志趣与东坡一般无二,而文采也不相上下:

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

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

无祸不必受福,甘餐不必食肉。

富贵于我如浮云,小者谴诃大戮辱。

一身畏首复畏尾,门多宾客饱僮仆。

美物必甚恶,厚味生五兵。

匹夫怀璧死,百鬼瞰高明。

丑妇千秋万岁同室,万金良药不如无疾。

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

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

醇醪养牛等刀锯,深山大泽生龙蛇。

秦时东陵千户食,何如青门五色瓜?

传呼鼓吹拥部曲,何如春雨池蛙?

性刚太傅促和药,何如羊裘钓烟沙?

绮席象床琱玉枕,重门夜鼓不停挝。

何如一身无四壁,满船明月卧芦花?

吾闻食人之肉,可随以鞭朴之戮;

乘人之车,可加以鈇钺之诛。

不如薄酒醉眠牛背上,丑妇自能搔背痒。

 

教学相长


黄庭坚最有名的诗作,应该是抒发别后友情的《寄黄几复》:

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几复是黄庭坚的发小,此时在南海之滨的广州,而黄庭坚在渤海之滨的德州。北海、南海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楚国使者屈完代表楚成王对兴师问罪的齐桓公所说之:“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两地相隔如此遥远,以至于想托鸿雁传书人家都要推脱:“俺向南最多飞到衡阳回雁峰,不去岭南那么远的地方。”将大家熟悉的“鸿雁传书”反其意而用,收到别出心裁的奇效,正是黄庭坚引以为傲的“点铁成金”之术。颔联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都是名词性词组,这种仅仅使用名词的排列就能达到强烈艺术效果的技法,源自于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挚友小聚的快乐来反衬其后的离思,使得漂泊萧索之感更加浓烈。


黄庭坚在诗词的总体成就上比之东坡当然逊色,但在书法方面则并辔争先,一起进入了“宋四家”之列。两人曾经讨论彼此的书法,东坡道:“鲁直近来写字虽然清新刚劲,但是笔势有时太瘦,如同树梢挂蛇。”黄庭坚立刻回应:“学生固然不敢轻易议论先生之字,然而总觉得有些褊浅,颇似石头压蛤蟆。”两人一起哈哈大笑,因为被对方准确指出了自己的缺点。师生关系如此平等融洽,教学相长,不亦乐乎?


有一次驸马都尉王诜差小厮高俅将自己的诗作送给黄庭坚,请他和诗一首。鲁直那阵子很是慵懒不想动脑筋,看丑丑的高俅又不顺眼,就一直没完成任务。王诜隔三差五地让高俅送鲜花到黄家,这是在很有礼貌地催促:“老兄你欠我的和诗呢?”黄庭坚看着堆在屋角的这几大盆鲜花,挠了挠头,坐下来写了一张小帖:

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

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驸马爷你送来这些鲜花的香气快要把我静心禅定的功夫都薰破了。这样美好的春天其实就适合苟且地睡睡懒觉享受生活,你却偏偏要让我作诗写什么远方。我现在的才思就像在滩头一节一节逆水而上的小船,真是何其艰难!这张帖子笔势刚健如同长枪大戟,是黄庭坚的书法代表作,被称为《花气薰人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庭坚终身对苏老师都十分尊敬。东坡去世后,鲁直将其画像挂于家中,每天早上穿戴整齐焚香作揖,十分恭谨肃穆。有朋友在聊天时随口问他:“您与东坡并称‘苏黄’,名声在伯仲之间,为何还对他如此恭敬啊?”鲁直闻言大惊,立刻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严肃地答道:“我不过是东坡先生门下的弟子而已,怎敢与师尊同列!”所以将苏、黄并称,并非黄庭坚的本意,他对苏轼和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高下有着清醒的认识。


“苏门四学士”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被称为“苏门六君子”。陈师道,字履常(又字无己),江苏彭城人,比苏轼小十六岁。陈师道少年时,徐州太守孙觉推荐他带着作品去见曾巩。


——都看到这里了,不顺手转发一下会过意不去吧——

苹果手机打赏通道,长按图片并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唐诗为镜照汗青》《宋词一阕话古今》已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当当、京东、亚马逊、新华文轩等网站发售。需要签名版的话,请在公众号发消息给我。

外封:

内封:

敢嘲笑苏轼书法的人》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