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变频器的冷却方案

变频器要工作,里面有电流走过的,就会发热。

变频器发热的元件主要用:SCR,IGBT,电抗。这三个是发热的大头。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去,就会导致零件失效。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通常都会对这些零件温度进行监控。

对于IGBT,一般都会有一个热敏电阻,温度变化,它的阻值也会有规律地变化,这样就可以用它来监测IGBT工作时的温度。用家通过电路设计,将这个电阻的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通过监测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温度超出临界值,然后向控制系统发现停机指令,同时给出温度过高的信息。供维修保养人员判断问题大致在哪里。

大功率变频器的冷却方案

图1:IGBT内部的结构照片。有一层果冻样的透明“硅胶”盖在这些零件上面。红圈处为热敏电阻所在的位置

大功率变频器的冷却方案

图2:局部放大的热敏电阻,边上红圈是电阻引脚,供用家接线

图3:热敏电阻NTC与固定电阻串联,把这个电路接到一个电路中,NTC的变化,导致V?处的电压值也会变化。

商用的IGBT,SCR零件,都有一个大的接触面用来散热。用家要把这些零件安装在一块散热快的散热零件上,把它产生的热量及时散走。

针对这些零件冷却,也有不同的思路。通常有风冷和水冷二种模式。采用哪一种方式,主要由变频器的功率决定。一般功率小的变频器,都是采用风冷散热,功率大的就必须采用水冷散热。这个功率门槛,大约在300KW左右。参考摩托车和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方式。

对于风冷模式,直接把SCR和IGBT贴在有散热肋的铝板上(想一下摩托车发动机上的那些“筋”)。电抗就体积做大一点,将导线做粗一点。然后将柜内的风流道布局理一下,就可以通过从柜底引入冷风,从柜顶出热风的办法,将产生的热量带走。这就是把变频器当作一个烟囱,让它自然散热。功率更大一点,就得加排风扇进行强行对流换热。(看一下我的电脑机箱,就是这个思路)这一种方法省事,不要额外的管路,如同我们的风冷摩托车,但只适用于小功率的变频器。

如果变频器的功率大了,风冷满足不了要求,就引入“冷源”来给它降温。我们是为空调机组配套的变频柜,可以从空调机组上引一点“冷源”过来,不是什么难事。这个思路就有一点象心脏的“冠状动脉循环”的意思。心脏为身体供血,这个就如同空调系统。同时制冷压缩机+驱动柜+电机也要散热,要从空调系统中抽一点“冷源”过来冷却,就如同冠状循环。

图4:小型空调原理示意图,发热量少,可以直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图5:人体与空调(制冷)功能类比

以上空调原理图是小功率空调的原理图。对于大功率的空调系统,蒸发器和冷凝器都与水进行交换热量。与蒸发器交换后的水叫“冷冻水”。

图6:图中绿色的二个“筒体”,一个是“冷凝器”,一个是“蒸发器”,采用水与它们进行热交换。

采用“水冷却”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引“冷冻水”,一种是引“冷媒”(就是从图4的原理图中,兰色的部分引一点液体去冷却机组系统)。

相对地冷媒的冷却效果会更好。但因为压力高,万一发生泄漏,冷媒可能全部跑光了。想一下我们家用空调或冰箱漏冷媒后果。所以它的密封设计要求就高一点了。我2019年在上海制冷展上,就看到一台株洲中车的变频柜,就是用冷媒来冷却的。我只是看到了它的柜外的管线,因柜门没有打开,没有看到里面的结构。我估计它里面也有“空调”风扇吹。

冷冻水的办法,变频器上的冷冻水的管路的压力相对小,相对地实现方案就简单一点。但因为冷冻水的温度比冷媒高,这一种办法,冷却效果就差,为了补上这个不足,就得加大流量。

还有一个办法是,再用一个换热器与冷冻水(图6中兰色部分)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再把这个交换过的介质(冷却液)用来对变频器降温。此方案的冷却管路就是没有压力,结构设计就更简单了。但它的冷却效果就更差。另外给水路配动力,所以它的水路上的零件就多了,加了水泵等零件。

电抗也是一个主要的发热部件。它在柜内,通常都随柜一起冷却。但有的时候,想获得小的柜体,就采用“水冷”电抗,这个时候,水冷电抗就引入“冷冻水”进行冷却。

对于大功率的变频器,它的冷却方案特别重要。为了评估冷却方案的好坏,通常都在研发阶段对柜内各处的温度进行测量。看一下,柜内各点温度有没有超标的。

评估的办法就是在样柜内不同的地方布上温度探头,来确认柜内各个部分的温度是否低于期望的温度。通常柜内的温度不超过50度。如果发现局部温度过高,在附近增加风扇,强制把它的能量吸走,或者将“空调”冷却的风吹在那个部位。总之,这些工作都要在研发阶段或量产前做完。量产时如果再发现有温度过高问题改动成本就大了。

我在《变频变上的谐波电流抑制器–电抗》中提到过一台变频柜,因为电抗噪音过大,导致客户退货的案例。在那个案例中,现场的售后服务同事最初不想退变频柜,他们在柜子外面订制了一件“棉衣”,希望它来盖住噪音,结果还是不行。这件“棉衣”起隔音作用,但也保温。因为我们采用的“冷冻水冷却”,所以它穿了棉衣也不怕热。

关于这个冷却系统的水路上,我们踩过很多的坑,有的坑是想不到的坑。

1,水泵,水泵的电机和抽水之间,是通过“碳化硅的接触面”之间形成的“水膜”进行密封。这个地方,发现有漏的现象。后来经厂家售后人员指点,才解决此问题。

2,水管,公司开发的一款新产品上,用的水管是新材料,因这水管选型是来自老外,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弃用用开的证明可靠的水管。国内的工程师不敢擅自更换其它材质的水管。这个问题和老外沟通了好久才答应变更成我们正常用开的水管。

3,冷却液,冷却液是去离子水和抑蚀剂的混合起来的,里面的抑蚀剂配方保密。曾经发现一种冷却水用时间长了里面会长霉菌。后来老外重新研制了一个配方的冷却水来代替。全面更换后,运行时间长了后,发现该冷却液与管路中的一些零件有反应,导致冷却液里产生了悬浊物,悬浊物多了影响冷却效果。然后只好重新去再研究一个配方的冷却液。

4,密封填料 曾经想换新的填料,发现该新款填料老是漏。拆腾了一阵后,又用回之前的。

唉。说起来一把泪。

我在想,幸亏我们是在空调行业做,可以从空调机组上引一些冷冻水过来冷却变频器。如果不是这个行业的变频器,要冷却,是不是要专门配一个空调给它冷却?

大功率变频器的冷却方案》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