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恩仇录 (贰)
第二篇:燕雀焉知鸿鹄志
小盖进入高三时,艾伦进入了华盛顿州立大学,对两个互相深深吸引的小伙子来说,距离那都不叫事儿!一到假期俩人就形影不离,一起做着最喜欢的事——写计算机程序。我想,他们的画风应该是这样的:
实在累了,就看场电影放松一下吧。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里,至少看了500多场电影(估计那会儿都是单身狗)。
两人在工资管理管理系统显现的才华,得到美国军工企业TRW赏识,招手说,来来来!小伙子!于是,小盖高四的时候和艾伦一起去了TRW做了码农小时工。小盖那会儿已经完成了高中毕业课程要求,学校说,走吧!小伙子去江湖历练去吧!而艾伦这哥儿则直接办了停学,就踩着盖茨的步伐,配合他到了TRW。
两人在TRW的日子怎么说呢?每天加班写程序学习新知识,那真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美妙,多么的不得了!(这么好的员工,给我来十打!)TRW有个习惯,会请当年在美国如雷贯耳的系统程序员John Norton亲检程序,两人写的代码每次都让Norton手动点赞!要说后遗症么,也是有点的,盖总后来在微软做老板了也时常会亲临项目检视代码。
中国老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能这么和谐的在一起,除了兴趣理想高度一致,性格上也多少互补。盖茨那可是出了名的毒舌总裁!艾伦相对包容温和一些。举个例子,两人都爱下国际象棋。小盖呢喜欢玩剑走偏锋,杀气凛然,艾伦则兵来将来,拆招沉着。小盖赢了自然眉开眼笑,输了会大骂,奶奶的!这是有史以来!下的最臭的棋!然后把棋子全抡地上。(艾伦真是比我好脾气,换了我早把小盖胖揍一顿)注意,这个有史以来,是盖总的口头禅哦!早年微软的程序员基本都收到过盖总的邮件,第一句就是:这是有史以来最烂的代码!
From: Bill Gates
To: xxx
This is the stupidest piece of code ever written.
我想我们燕雀和鸿鹄最大的差距就是每天琢磨的东西不一样吧,用现在的话讲,叫格局。听听,人家两位儿吃披萨聊的天。
艾伦:“以后大家能在电脑终端看报纸就好了,也就不用买报纸看。如果不用编程就能搜索到想看的文章该有多好。”
小盖:“那我们需要让计算机变得很便宜,很好用。”
小盖:“也许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点什么?”
唉!汗颜啊!换了我,在十七八岁的年纪,估计也就是琢磨一下今天南大的包子馅儿是不是咸了点。
1973年的夏天来临了,两人的码农小时工工作结束了,艾伦继续回华盛顿念书,而小盖则要去哈佛了。老实说,两人高中时都把有限精力投入了无限码农事业里,所以成绩都一般般。而盖茨能上哈佛的重要原因是他参加了美国著名的Putnam 数学竞赛(类似于国内的奥林匹克数学比赛),并取得了全国第95名的好成绩。不要小看95名这个成绩哦,要知道参赛选手基本是爱好数学的大学生啊,高中的小盖能一路搏杀进前一百,那是相当了得!
盖茨在哈佛主攻计算机和法学,估计法学是小盖他爹的意愿,毕竟在美国当律师还是钱景光明的。因为有了在江湖闯荡的经历,学校的环境让他们身心煎熬,为了应付毕业要学一堆兴趣外的东西,尤其是那个小盖,还得背天书般厚的法律条文,要命了!好容易熬到圣诞节,两人一碰头,做出了最忠于内心的决定:不念了!爱谁谁!
写简历,找工作!还不到20岁的艾伦,简历就相当牛B,包含了掌握10个不同的机器,10个高级编程语言,9个机器语言还有3个操作系统,果然是战斗力爆棚啊!很快,波士顿的Honeywell对两位说,人才啊!都来吧!小盖爹妈一听书不念了,急眼了,一起上阵男女混双,把小盖暂时打回了哈佛。艾伦爹妈开始虽然也嘀咕,但最后还是选择尊重儿子的想法。(当然这要是我儿子放着哈佛不念,我也跟他玩命。)
艾伦当时的年薪是12500比期望值少了2500。他在和盖茨后来创业时一直有工作的哦,年薪最高的也就是16000,以至于因此损失了10%微软的股份,这是后话。
自从Intel1972年发布了 8008后,艾伦就有了让高级计算机语言在微处理机上跑起来的想法。但盖茨觉得时机不成熟,因为芯片的处理速度是蜗牛级,内存也就是鸡窝级的。但8008的出现让两人看到了曙光,芯片技术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1974年12月一个周末的下午,哈佛广场一个报亭的一本杂志的封面吸引了艾伦的目光。杂志的名字叫流行电子(Popular Electronics),一本售价75美分。醒目的标题让艾伦心跳加快:项目突破!世界第一套具备商业机器能力的微机…
艾伦猜测这大概用的就是传说中的Intel8080芯片,打开,上面写到:不到400美金,就可以建造一台目前为止计算能力最强的微处理机。制造商是MITS(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Systems),果然CPU是8080!艾伦那叫一个激了动,飞奔到盖茨宿舍,大喊:8080,来啦!长剑该出鞘了!
我想,那个卖给艾伦这本小众杂志的老板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这个手舞足蹈的大胡子年轻人时,绝对想不到,改变人类生活的创造,悄然拉起了序幕!
三尺讲桌就在这小小二维码
这是一个小小学习园地,我会介绍一些有趣的IT故事(如人物,历史,事件等),也会分享一些专业知识和个人感悟。
《微软恩仇录 (贰)》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