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恩仇录 (壹)

1975年4月4日,两个来自西雅图的年轻人在美国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的阿尔布开克市(Albuquerque注册了一个叫名叫Micro-Soft的公司(后来中划线拿掉了,S也变成了小写),这就是纵横IT江湖几十年的微软公司。如果说苹果对我们生活方式是一种改善,那么微软则是一种改变。这两个年轻人除了地球人都知道的比尔·盖茨(1955年生人)还有一位是出镜率较低,不为广大读者熟悉的保罗·艾伦(1953年生人)。从来兄弟搭档,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盖茨即便都成了盖首富,也没逃出这个江湖定律。两人的恩怨基本贯穿了整个微软的创业发家史。


第一篇——自古英雄出少年


1968年秋天,西雅图著名的私立中学Lakeside买了一台像打字机一样的计算机(Teletype ASR-33)。这个学校当年的学费是1335刀,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那会儿耶鲁大学的学费也就1950刀。所以这对美国中产家庭来说,一个字,贵!用我上篇写的新项目管理铁三角思维,所有的投资都要计算回报率来看,这两位的爹妈绝对是教育投资回报率全球Top10。


         Teletype ASR-33

盖茨出身名门,算是富二代。注意人家盖茨的全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William Henry Gates III BillWilliam的简称),这个名字后面带着数字后缀那不是一般人,非富即贵啊。盖茨他爹是西雅图著名律师,盖茨他娘把大部分精力都贡献给了各个慈善机构,由此看来盖首富现在做慈善也是有渊源的。

艾伦家境则普通多了,爱伦他爹一辈子也就挣个仅够一家人吃喝的钱,比如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艾伦他娘则是一名小学老师,她还是林语堂的粉丝,她的书架上可以看到翻成英文的林的著作。虽然家境不够宽裕,艾伦他娘却非常注重小艾伦的教育,她可以倾其所有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Lakeside大概是美国最早教计算机编程的中学,天才少年盖茨和艾伦很快掌握了BASIC(全称叫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Instruction Code,是1964年隶属常春藤的DartmouthCollege的两个教授开发的),一个通俗易懂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1968年的秋天,13岁的盖茨和15岁的艾伦平生初见就是在小小的机房里,年长两岁的艾伦这样回忆和他一生联系在一起的人:我看到的是一个瘦瘦的,满脸雀斑的八年级学生。他不修边幅,穿着套头衫,脚上穿着一双很贵的休皮鞋,套着一双长长的袜子,满头蓬乱的金发。


        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随后几年,两人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在学校机房里度过。因为共同的兴趣,让两个少年互相吸引,互相认可,纯真的友谊就此建立。两人合作写的第一个程序是每个美国儿童都玩过的井字棋游戏。

艾伦虽然仅比盖茨大两岁,但长的实在有点着急,看上去像盖茨的叔叔。按理说,长相沉稳体型大只的艾伦更像领导,但事实上娃娃脸的盖茨才是主心骨。艾伦这样评价初识的盖茨:他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质,一是极其聪明,二是极其好强,三是决不放弃!同时具备这三个特质不做老大天理不容。当然能被盖首富青睐信任的艾伦也绝非等闲之辈,不管是动手能力还是智商那都是出类拔萃滴。举个小例子说明少年艾伦的才华。盖茨SAT考了1590分(当时满分是1600),而艾伦的SAT成绩是满分。

多扯一句,和这两位混在机房里的还有两个孩子,这四个人被称为Lakeside编程小组,后来这两位也成了微软的首批骨灰级码农。Lakeside还真是微软历史上的嘉兴南湖画舫船,孕育了微软开创团队。

当时学校的机器是连接到属于三C公司(Computer Center Corporation昵称C-cubed)的服务器,按时间计算费用,这就限制了Lakeside学生的使用时间。而盖茨和艾伦恨不得吃饭睡觉的时候都泡在机房里,这限制让两人大为不爽,于是开始寻找系统软件的漏洞,很快他们就可以任意免费使用了。然而幸福往往都是短暂的,三C很快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在美国这是违法滴,好在盖茨和艾伦尚未成年,否则两位大侠真去蹲了班房,微软的历史只怕要改写。三C把两个少年列入了黑名单,剥夺了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权利。但封锁的仅是权限,却不能封锁两位愿为计算机软件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

没有计算机用的日子里两人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剩余时间怎么打发,就在百无聊赖,食不甘味之时,三C却主动找上了盖茨和艾伦,请他们帮助补上系统里面的漏洞。原来占三C公司便宜的大有人在,报酬是他们可以无限制的使用。忍住内心的狂喜,两人开始满头苦干,成了形影不离的编程伙伴,看看,那时人家已经在身体力行的实践结对编程了。经常写到天昏地暗,肚子饿到贴脊梁骨,才匆匆去街对面买个披萨裹腹。两位联手的努力,三C的漏洞被堵死了,虽然堵住了占便宜的口子,但三C还是于1970年关了门。这让盖茨和艾伦在小小年纪就感受了商海残酷无情的一面。

当然,三C项目的成功极大鼓舞了两个少年的信心,也开发出两人的商业潜质。免费写软件的事不干了!我—们—要—收—费!紧接着,他们为自己学校开发了一款排课程序,收到了4200美金的报酬。归归!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哦。

尝到了甜头,自然得扩大队伍接更多的活。他们和机房的几个小兄弟又接了一个大单,给一家位于俄勒冈州的城市开发工资管理系统。这几个兄弟加盟以后,很不满意盖茨的掌控,于是联手把他赶了队伍。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就他们几个臭皮匠还真抵不上一个诸葛亮,要按时交付的话,没有盖老大根本搞不定。没办法,只能舔着脸请老大回来继续主持工作啊。而盖茨开出的唯一条件是“让我回来可以,一切必须听我的!”此刻,我脑补的画面是,霸道总裁小盖在心悦诚服的欢呼声中高调回归队伍……


         霸道总裁,毋庸置疑


很多人以为微软是盖茨和艾伦开的第一家公司,其实不然。在盖茨还在高中,艾伦刚上大一时,两人就注册了一家公司Traf-O-Data。这个公司名是盖茨起的(老实说,盖首富起名字的能力真心一般)。开发的系统产品主要功能是根据收集到的交通数据,分析城市的通行状况。这个公司虽然没挣到多少钱但两人一致认为,这段经历对他们后来的成功非常重要,为他们后来在微机上开发BASIC语言奠定了扎实的硬件知识。

请我们记住西雅图的1968年吧,两个天才少年从那个秋天相识相知从而一起并肩奋斗了15年,他们一起开启了IT的新时代。最后用艾伦高中毕业时,写的最亲近的人里面对盖茨的评价作为这一章节的结束语:

他个子不高、聪明、幽默,总的来讲是个让人喜欢的人。虽然他只是高二,但他什么都不比我差(也许除英文是个例外),许多方面甚至比我强。他和我一样挚爱计算机,不会放过别人不理解的机会。我们是珠联璧合的一对。

三尺讲桌就在这小小二维码


这是一个小小学习园地,我会介绍一些有趣的IT故事(如人物,历史,事件等),也会分享一些专业知识和个人感悟。


微软恩仇录 (壹)》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