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企业领导指定专题的审计检查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不违反独立性的原则下,内部审计要尽可能满足高层管理者的需要。内部审计部门除了要完成自己制定的审计计划任务外,还要开展企业领导指定专题的审计检查。在开展企业领导指定专题的审计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一、专题背景分析

审计人员拿到企业领导指定的审计检查专题后,首先应该开展多方位的背景分析,以了解领导为什么要指定该专题。如果有可能,审计人员最好与领导进行充分的沟通。背景分析应该关注专题所在的业务或管理领域、影响程度是多大、以往的审计检查中已发现的问题等等。还有应注意的是,背景分析不是一次性的,还应在审计检查过程进行动态分析。

 

二、专题审计检查的拓展性

开展专题审计检查,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专题本身,还要排查一下与专题密切相关的领域。例如,领导让审计人员对大额采购进行专项审计检查,审计人员不能仅仅把审计范围划定为大额采购,还应排查一下频繁的小额采购是否存在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的行为。专题审计检查不应仅仅局限于一个点,要尽可能形成一个面。

 

三、专题审计检查的普遍性

这里所说的普遍性是指专题领域存在潜在风险和问题的延续性和广度。延续性是指潜在风险和问题是否长期存在,没有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广度是指潜在风险和问题在组织里的多个机构或部门都存在。不能孤立地开展专题审计检查,要通过审计检查发现问题是否普遍存在,是否存在系统性的控制缺陷等。

 

四、专题审计检查中的新发现

有时候,在开展专题审计检查中还可能发现与专题直接相关的新问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判断是否要对新发现予以更多审计资源的投入。有些情况下,专题审计检查的新发现与专题领域的审计发现同等重要,或者新发现的重要性水平超过专题领域审计发现。审计人员不能因为专题审计检查而忽视新的审计发现,如果需要增加审计资源投入,应该及时向上级汇报申请。

 

五、专题审计检查的风险评估

开展专题审计检查前,要进行相关领域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审计重点。在专题审计检查后,对所发现的问题也要进行风险评估。尤其是对发现问题的风险评估非常,因为问题背后的风险大小、影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才是领导真正关心的。领导并不关心问题本身。领导甚至更希望专题审计检查后未发现大的问题和风险。

 

六、专题审计检查报告的建设性

专题审计检查报告不能只反映问题,还要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尽管审计人员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但是因为审计工作的全面视角,可以使审计意见更能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领导也希望借助专题审计检查报告去推动管理措施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七、专题审计检查与审计计划的协调性

有些情况下,领导会临时指定一些专题审计检查,会与审计年度计划安排相冲突,这时候就需要适当地调整年度审计计划,或者适当地调整审计项目的审计方案。

开展企业领导指定专题的审计检查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