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算是根本原因?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工业工程,那时候工业界推崇“丰田模式”,讲究在生产线上通过不断的追问去发现真正的问题。这就是很有名的5why分析法,要从表面的问题,不停的去追问更加深层的问题,从而找到那个真正问题的根源。

这里面的问5词为什么,并不是具体就问5词,而是直到找到内在真正的原因为止。记得上学的时候对于5why有这么一个案例:为什么保险丝烧断了,因为机器超载;为什么机器超载呢?因为轴承润滑不足;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因为润滑泵失灵了;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因为他的轮轴耗损了;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因为杂志跑到里面去了。于是找到了最终的问题,在润滑泵上加装滤网。

这个案例很生动,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刨根问题的精神,工人可能换了保险丝就结束了,真正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其实在当时就会有一个疑问,我们不停的向下追问,那什么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根本原因呢?有没有一个评判根本原因的标准呢?

最近看到雷达里奥的《原则》里面,正好有一个观点算是给我多年的问题一个解答的思路吧。雷达里奥说,真正的问题一定是用形容词来描述的,而非动词描述的。如果在追问中,原因如果是用动词描述,那就一定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这种追问一定要到答案是形容词描述时才可以停止。比如,有这么一段问答对话:

  • 我们团队每天工作到很晚,大家都快无法忍受了。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 因为我们团队责任太重,人员不足。


  • 那为什么呢?


  • 因为最近团队增加的新的任务,却没给我们分派人手。


  • 那又是为什么呢?


  • 因为经理不知道我们的工作强度有多大,就给我们指派新的任务。


  • 这又是为什么呢?


  • 因为经历不善于判断团队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善于做计划。


注意到了么,前面几个回答的原因都是动词,而最后一个回答中用了两个“不善于”这就是使用了形容词,这个才是问题的根本,根本原因就是经理不行。雷达里奥就是用这种找问题的方式,来管理他的桥水基金的。


我觉着雷达里奥这个找根源问题的方法,看起来挺冷酷的,因为用形容词描述的原因最终都会落在人身上,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绝大多数公司将就的是“对事不对人”,而雷达里奥的桥水基金却恰恰是最终都对到了人身上。


想必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这种“有人负责”气质的公司,遇到了这种一定要把问题归结于人的追问,可能员工关系会非常的紧张。但雷达里奥还是给了我们一个想问题的标准,我们可以在心里面默默的去追问一些问题,这样至少我们自己是知道问题真正出在哪里,或者说出在哪个人身上。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什么算是根本原因?》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