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泰囧》和《大上海》

《泰囧》

1942》让人压抑,《王的盛宴》让人绝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人畅想。看《泰囧》时,就像有人拿着鸡毛挠你的咯吱窝,更多时候只是使个坏,等着你发笑,感觉真的很开心!比如徐峥和王宝强评论电梯里进来的女人是不是人妖这场戏,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显得那么自然而无辜。

《泰囧》是一个经典的喜剧模式,一个聪明人——徐朗,一个傻子——王宝强,一个疯子——黄渤。电影中,他们三人都去了泰国,并在泰国相遇,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目的。聪明人和疯子都是为了一笔生意,几亿的单子诱惑着于是残杀原先的老友,而身后自顾不暇的是千疮百孔的家庭。傻子是为了患有老年痴呆的老母亲和他的冰冰蜜月梦去的,他要种一颗健康树保佑母亲健康,也是他一路行走的缘由。我们发现有时看电影就是看别人不幸的,徐峥和黄渤就这样的角色,他们的各种不幸有点自作自受,黄渤因为不择手段,徐峥因为不肯放弃。

影片的美好在于,聪明人哭过,傻子愤怒过,疯子温柔过最后是,聪明人发现,迷失自己比一无所有更可怕;傻子发现,生活一如既往地美好;疯子发现,那一声婴儿的啼哭引来了自己好久不见的笑容。影片还是善意的,最后他们都获得了人生真正的幸福。

王宝强的演的宝宝性格有点二,脑子一根筋。他不聪明但坚毅,不富但有追求,真诚到无私,善良到痴呆,赶不走他,骂不哭他,再苦再穷,哪怕是在山林里,他也可以就着柴火写着日记安睡着。酒店中的按摩戏,两个房间之间交叉剪辑,很搞笑。王宝强那些做作的小自拍小表情,傻得可爱。

徐朗身上,是重蹈多少人覆辙的老路,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不断丢失原来的自己,每天六点起,每天十二点睡,每天赶路,每天奔忙,家庭已是抛至脑后的话题,亲情也逐渐疏离,最后回头看,除了事业,什么都没了。好在他改了。

黄渤的戏份虽然不多,但他每一场戏都很精彩,他一出场就让人欢乐开怀。

《泰囧》的隐喻是囧途是解毒之旅,净化之旅。徐峥有一瓶油霸,王宝强则有一盆仙人球,当油霸渗漏到仙人球上面,它就把它给毒死了。徐峥有一颗坏牙,一直困扰着他,直到王宝强海揍了他一顿,把他那颗坏牙揍了出来以后,他才从这种持续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坏牙或许就象征了一种坏掉了的生活方式。

《大上海》

《王的盛宴》在《1942》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夹击下成了牺牲品。《大上海》在《泰囧》及《十二生肖》的夹击之下,生不逢时,惨淡度日。论接地气,不如《泰囧》,论娱乐性,不如《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其实和十二生肖没太大关系。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只是线索,最大的作用在于给了故事开始的契机与结束的伏笔。电影成功在于成龙本身的动作设计,保持水准又有所突破,另外笑点挺多挺好。成龙向来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知道大家想要什么,他的电影也许没有太多内涵,却足够好看。

电影时代背景为乱世,讲述小人物的奋斗史,一代枭雄的成长经历,兄弟情义,儿女情长,家国情怀,重点却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男女之情、师徒之情、兄弟之情等等。正是把焦点对准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才让这部电影稍稍从传统黑帮、复仇、战争类型中脱颖而出。

影片中的成大器,从“我的梦想是离开这个小地方,去大上海成就一番事业。”到立下“终有一日,我要站在上海滩的最高处”的誓言后,逐渐成长为“三胆”人酒席上,成大器讲自己有三胆,第一是酒胆,影片中并没有他开怀豪饮或借酒浇愁的场面,看不出酒胆何在,第二是色胆,他身为上海一霸,色胆却名不副实,惟独那忠肝义胆,在影片第二三幕表现的淋漓尽致,出钱出力最后出命,确实做出了一个爱国志士的终极牺牲。他介绍前两个胆,嬉皮笑脸,饮美酒吻佳人,直如儿戏一般,念出第三胆时才倏然目光果决,语气铿锵有力,镇住了茅载。沉迷酒色多象征流氓品性,忠肝义胆方是英雄豪杰本色,通过这一幕,影片对这位流氓大亨身份的表现重心已十分清晰直到最终“我成大器这一辈子什么都敢,唯一不敢的就是汉奸”定出了他的人生底线,并身体力行,投身到反日的活动中,并走完了他的人生。这完全不像一个“黑帮”人物,简直就是时代楷模!

我国的电影审查很严的,《1942》就反复多次才通过,《周渔的火车》就因为一个人同时爱上两个人竞通不过,改为不同时段爱上两个人才通过。由此,可以料到王晶会对人物进行洗白,可是没想到他会把人物洗得这么白。主角成大器作为一个黑道人物居然声称不碰黄赌毒,对新旧两个情人都有情有义,对师父师娘敬重有加,还热爱祖国,宁死不做汉奸,最后大战日本鬼子壮烈牺牲,太完美了。将一个黑道人物塑造成了高大全就有点虚假,不让人信服。《大上海》其实就是“上海三大亨”的故事,成大器是杜月笙,洪寿亭是黄金荣,而茅载前半部分是戴笠,后半部分是张啸林。真实的杜月笙曾拜入黄金荣门下,后经过鸦片生意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后日寇侵占上海,张啸林做了汉奸,当浙江省长,后被杜月笙手下刺杀。

王晶拍得既不是黑帮史诗,也不是人物传记,而是浪漫的英雄传奇,爱情是本片的重点。主角被女人包围着:一个承诺“再也不分开”,另一个说“我想永远都是你的女人”,还有暧昧的一个,将死时说“我一直等着你来”。

叶知秋是他的初恋。二人算不上青梅竹马,但一个梨,一个诺言,一个落日余晖,让他们的爱定格在记忆里。善良、纯真的本性让知秋无法因为爱而去接受一个沾满鲜血的男人。她心怀不甘也决不妥协,嫁了一个她并不了解的男人。而那被掩藏起来的真爱,许多年后,在电梯里再度与他相遇的一刻,红润的眼眶出卖了她。叶知秋是以逃避来诠释爱的,直到战火纷飞的一刻,她自设的屏障终于破碎,不顾一切的通知成大器躲避暗杀。战火中,二人从为爱疯狂到劫后余生,当一切平静下来,她爱着的男人却不能接受他,有默契,有深情,有不甘,却因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而留下一段永远无法逾越的距离。

袁莉饰演的洪寿亭的老婆凌沪生是智慧霸气和桀骜不驯的,但她亦为大器所动。她以自己的“情感不幸”,叮嘱大器要好好对待阿宝。当她在日本人的牢里遭遇生命中最凄惨的光景时,她对大器的爱坚定求生的意志,她相信成大器会来救她。临终时,她本当无所顾忌,但她始终没有说出口,而是把全部的爱浓缩成一句最朴实的、最具母性的“你要好好的,好好的。”最后大器的一个吻,把二人这种心照不宣的互爱画上了句号,不圆满但完美。

阿宝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安身之所,但她对他有一颗最执着最忘我最真实的心。成大器是她眼中的一切,也是她活着的意义所在。为了大器,她可以在物欲横流的大上海甘心做一个伴舞者,留着纯洁的身体要做他的女人。而同样是为了大器,她又可以出卖自己,只求成大器能随心所愿。她不在乎成大器为了谁,她只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能让大器幸福。

阿宝不求名利,不惧生死,但她渴求归属。那是爱的信念,从遇见他,到死去的一刻。阿宝抱着残破的板凳离开时的回眸浅笑,表明她开始全心全意守护她的爱。死之前,她终于听到了她深爱的男人对她的回答和承诺:“你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阿宝死了,死在成大器的怀里,含笑而死。当片尾成大器怀抱爱人坐在车里,从容面对欣然微笑时,不免令人想起一句话:“心中充满爱时,瞬间即为永恒。”成大器抱着阿宝的尸体,被日本人乱枪扫死。死之前,他深深地吻住阿宝,笑中带泪。男人们啊,遇到阿宝这样的女人,不要犹豫,赶紧娶了吧。成大器究竟最爱谁?没有最爱,只有更爱,这更爱之人,便是阿宝。阿宝和他的出身几乎一样,迫于生计,流落大都市的街头,混口饭吃,打拼梦想。一个靠血拼,一个靠卖唱。成大器闯荡上海滩伊始,童菲演的年青阿宝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他的空虚。童菲把阿宝对成大器不加掩饰、勇敢但是又略带卑微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偶尔展现的一点二劲更是徒增可爱。大器最终放弃与知秋一块逃离,而选择了与阿宝相守在一起,可见更爱的人是阿宝。大器心里清楚无论当下还是过往最爱自己的不计较身份的又能为他奉献一切的只有阿宝一人。对阿宝的死,大器痛苦流涕,不是因为愧疚,应是感激和不舍。

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给你机会又逼你至绝境的人,仿佛给你上以生命为代价的课。军方背景的茅载恰是成大器的这个劫,成大器称茅载为他人生的魔鬼,对于成大器来说,上海曾经是梦想的天堂,那是他出人头地的地方,但是他却是以自己始料未及的方式逃难到那里的,回想当年,假如没有通奸杀人的陷害,那就不会碰到那个成大器一辈子都逃不开的恶魔茅载,如果没有茅载,或许就没有了以后大上海滩最大的流氓头子,茅载注定是成大器一念成魔的引导者。魔鬼之于吴镇宇,犹如浑然天成,他比起很多男明星更适合反派。因为几乎不用演绎,他就是一个吸附在成大器身上的影子,他逼出了人的恶,犹如他第一次让那个水乡小子扣动扳机一样,引得大器杀戮代替温情冷血战胜良知。后来,茅载将成大器的女人阿宝和心腹林坏都占为己有,更是显示出他的无脑,这不就等于在身边留了两颗定时炸弹吗?有人说,如果你是天才,那也一定是个神经病。茅载就是。

高虎饰演的林坏,一把蝴蝶刀耍得虎虎生威,一场街头百人斩后,林坏成为了成大器的手下(其实更像兄弟),从此忠心耿耿,不离左右。男人间的情谊,在他们一次次出手化解危机的同时,不断地得到升华。而最后林坏一把推开成大器,自己则与日本人同归于尽。这一瞬间,令人唏嘘不已。高虎让人记住了林坏,坏蛋的坏,死的惊天动地!

看电影《泰囧》和《大上海》》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