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碎片—-读欧丽娟老师有感

能说会写的新型文盲,这个概念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感觉可以解释很多我再当下与人沟通的困境和迷惑。文盲这个定义,在古时候是受限于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不识字不能读写即为文盲。随着近现代百年爆炸式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人口、文化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导致真正的”文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消灭。好似每个人都至少受到了教育,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十一听歌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了。但是其实不然,受教育与你这个人是不是有知识乃至于有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是完全的两回事。即使是文化普及和国民素质很高的欧洲国家,现在的文盲比例和过去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的文盲能说会写,真是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有点像乌合之众的观点,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同一时期在知识文化水平等分布上应该也是符合正态分布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文化人“还是分布的一端的少数,也许文盲永远无法消灭,知识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定义。

       在延展开来,我们经常纵向的与过去对比,我们现在的生活,从而阐释有多幸运、多幸福。其实这是否有道理真的有待商榷,毕竟我们切实的生活在”现在’这个时空里,如果只能与触不可及的过去对比来感受幸福,获得感恩,那么只能说当下一定是非常不幸福的。

      继续回到新时代文盲话题,新时代的人正式因为都有了一定的教育与知识,反而变得更加的封闭和顽强,就像时下很火的概念,信息茧房有点类似于知识文化领域的舒适圈的概念。大家抱持这自己的意见,谁也不服谁,只愿意与自己一致的人有好的交流,形成了另一种故步自封,不像过去的文盲有着基本的自我认知和谦卑,愿意接纳别人的指引和意见,这其实是更为危险的情况。就像我对欧美国家全民持枪的想法。大家都是非常的普通却格外的自信,甚至越普通越自信,再加上互联网的蓬勃与下沉,让表达变得更为低门槛,导致现在的状况反而不是集中力量去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发展,而是各种阵营的鹊起,大家开始各自瓦解对方的力量,相互争辩师徒说服,便面上人们读说写的机会变多了,但是其实昌盛的更多是垃圾,与知识无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基于自己的教育和智识,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本质上还是文盲,这种虚妄是一种非常顽强的停顿的力量,甚至会阻碍真正的文化的发展。

      所以亲爱的朋友,从今天开始,把自己当做一个新时代的文盲来对待,才有可能接触到真正的知识和思想

灵犀碎片—-读欧丽娟老师有感》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