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岳飞哪家强
宋词一阕话古今
第二十二章(上)
怒发冲冠凭栏处 瑶琴弦断有谁听
李清照号称“婉约词宗”,流传下来的几十首作品基本全是柔美含蓄一路,除了一篇在她的词作中风格比较另类的《渔家傲·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风鹏正举
易安梦中和天帝对话,“星河欲转千帆舞”,气势何等磅礴,一看就是明显的豪放派风格,仿佛潇洒飘逸的东邪黄药师突然打出了阳刚威猛的降龙十八掌,画风突变让人一下子不太适应。梁启超先生评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词》中语。”笔端所流出的总是作者的心境,是什么原因让李清照的心情有这种难得的欢快呢?此词作于建炎四年,是赵明诚逝世一年以后,易安在逃往绍兴的颠沛路途之中,她身边按道理没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但我们可以注意到,正是在这一年的初夏,首次独当一面作战的岳飞在牛头山击败金兵,收复建康。此战历时半月,岳飞军仅斩女真兵就超过三千,取得首次辉煌的胜利,“岳家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闪耀的主角。这也让已经被金兵乘舟浮海追了三百多里一路逃到越州的宋高宗终于感觉喘息稍定,可以折腾一下了,颁诏次年改元为“绍兴”。“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意即要继承列祖列宗累世的宏大事业,振兴已经传承百年的皇统以继往开来,同时将越州升格半级为绍兴府,这就是绍兴城市名称的由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国军民都从这场胜利中看到了不做亡国奴甚至光复河山的希望,从而产生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欢欣鼓舞。岳飞的字,正是“鹏举”,他比李清照小十九岁,这一年方才二十七。岳鹏举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不需要“之一”。
武圣之争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文圣”名号无可置疑地归于孔老夫子,但“武圣”名号则有关羽和岳飞两位竞争者。造成这种热闹局面的主要推手是演义故事。关云长的事迹请看小说《三国演义》,装备是刀中之王青龙偃月刀;岳鹏举的事迹请听评书《说岳全传》,装备是枪中之王沥泉神枪。两人貌似不相上下。考虑到枪本身是百兵之王,岳飞就占了这么一点点优势。但如果把《三国演义》和《说岳全传》丢到一边只看历史事实的话,我们会发现关羽和岳飞除了单挑的武力值都很高外,其他方面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第一,是意义无法相提并论:关羽参加的是国家内部的军阀混战,说不上正义与否;岳飞则是抵抗异族入侵、为国家救亡图存,其意义不言自明。
第二,是作为将领带兵的战绩无法相提并论:关羽对战的不过是割据政权,一败于曹操,当了俘虏并投降;二败于东吴,走麦城兵败身死。岳飞对战的则是刚刚灭辽灭宋的军事强国,却屡屡能以步兵胜铁骑,以少胜多。
第三,是被同时代人承认的程度无法相提并论:关羽生前的爵位是东汉封的“汉寿亭侯”,死后被蜀汉谥为“壮缪侯”,这个谥号很一般,“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意思是有武力没成绩、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岳飞则生前就封少保(从一品),死后在宋朝的爵位已经到了“鄂王”,谥号“武穆”,“兹按谥法,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后来更升级为“忠武”,这是百分之百的美谥,武将最高一级的谥号。
第四,也是本书的侧重点,是文化水平无法相提并论:关羽最有文化的段子不过是挑灯夜读《春秋》,没见他写过一个字;岳飞则有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章法严谨龙腾虎跃,绝对的儒将风范。另外岳飞还留下《武穆遗书》一部,傻小子郭靖学了它,居然能够带领襄阳兵民在横扫世界的蒙古铁骑冲击下坚守孤城三十年,升华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后来郭大侠将兵书藏于屠龙刀之中,所以江湖上传言此刀“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周芷若以倚天剑屠龙刀互斫取出兵书,张无忌教主又将其赠予徐达,徐达学后终成一代名将,率军驱除鞑虏,将占据中原近百年的蒙古人赶回漠北,光复大好河山。咦对不起,怎么扯远到小说上去了。
总之,特别崇拜关二爷的以香港黑社会古惑仔为代表,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进了关帝庙看见满地的纸钱香灰就只能苦笑;但你若走进西湖畔古柏森森的岳庙,则很难不肃然起敬。
重整河山
让我们回到真实的历史。说岳飞是“儒将”,貌似褒奖,其实这个词完全不足以形容他的强悍。中国历史中其他著名儒将比如孙武、韩信、周瑜、陆逊、袁崇焕等人,从没有看到过关于他们格斗能力的记载。那岳飞的武功如何呢?咱们不看小说评书,也不看《金陀粹编》这种他孙子岳珂写的有溢美之词的传记,单从与女真人同为北方游牧民族侵略者的蒙古人所编的正史《宋史》里摘录几段:“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贼合众五十万,薄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之。’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这种在敌众我寡的劣势下,一身胆气敢于身先士卒单骑冲阵,还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战功,任何仅具备匹夫之勇的猛士能在正史内有一两次记载,都可以称为名将了,在岳飞处却似是家常便饭。在勇武这方面,岳飞完胜其他著名儒将。
而在儒雅那一面,之前我列举的著名儒将,无一人有精华文墨流芳百世。但岳飞《满江红》则可能是很多人最早会背的一首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很可能是岳飞作于绍兴四年第一次北伐时,取得收复襄阳六郡的胜利之后。那是南宋政权建立以来第一次光复大片失地,朝廷上下一片欢腾。宋高宗接到捷报,兴奋地对一旁的吏部尚书胡松年说:“朕虽素闻岳飞行军极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胡松年答道:“惟其有纪律,所以能破贼。”日本人很重视军队纪律,喜欢将优秀的军队形容为“风林火山”,这个词总结自《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一句。女真人则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因此役之胜而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刚过而立之年,所以词中说“三十功名尘与土”。自那以后,中原政权屡遭蒙古、后金、倭寇等异族流寇的侵占与搅扰,每当在亡国灭种的关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词句都是激励人心奋起反抗的最强音。虽然曾经有些人质疑此词可能不是岳飞的作品,但理由并不充分。最重要的是,此词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与岳武穆的人生观完全契合。
岳飞随后屯军鄂州(今湖北武汉),在千古名楼黄鹤楼上写下了另一阕《满江红》: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绍兴五年,岳飞奉命率兵前往洞庭湖剿平杨么。部队经过池州驻扎时,他特意抽空到城郊齐山上的翠微亭登临览胜,并作了《池州翠微亭》一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从“经年尘土”“马蹄催”,都可见岳飞常年为国征战的辛劳。翠微亭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担任池州刺史时所修建,岳飞在戎马倥偬之际还“特特”去瞻仰前辈古迹,则能看出他完全不同于普通武将的文艺情怀。
岳飞手迹《前出师表》
绍兴八年,宋高宗重用主和派的秦桧,达成与金国的第一次和议,答应取消“宋”之国号,作为金国的藩属并每年纳贡。主战派宰相赵鼎被罢免,岳飞、韩世忠等将领被压制,满朝大臣慢慢换成秦桧的喽啰。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内心苦闷的岳飞写出了他最好的词作。
—–都看到这里了,不顺手转发一下会过意不去吧——
《唐诗为镜照汗青》《宋词一阕话古今》已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当当、京东、亚马逊、新华文轩等网站发售。需要签名版的话,请在公众号发消息给我。
外封:
内封:
《关羽岳飞哪家强》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