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亡第一神预言:提前六十年

国家兴亡第一神预言:提前六十年宋词一阕话古今

第三十一章(上)

众里寻他千百度 天涯芳草无归路

如果觉得辛弃疾只有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匹夫之勇,建议读读他的《美芹十论》和《九议》,就能看出他对敌我国情的深刻了解,对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的通盘考虑,其资讯之广、思索之深、谋划之细令人由衷赞叹,在你心目中的形象瞬间就会丰满起来。南宋朝廷因为刚刚与金国讲和,想把近期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当然也通过幼安那些建议书看出了他的实际才干,当年便调其入京担任司农寺主簿。
在朝廷中枢锻炼了两年后,辛弃疾于乾道八年被任命为滁州知州,开始独当一面。当他抵达滁州时,着实对自己接手的这个烂摊子吃了一惊。
 

 
幼安之警



战火余生的滁州十分凋敝,“时滁人方苦于饥,商旅不行,市物翔贵,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幼安免去了民间欠官府的债五百八十多万钱,把来往行商的税负减去十分之七,借钱给百姓让他们将茅草房屋改造为陶瓦的以避免火灾,招募流散人员回来定居以增加劳动力,训练民兵顺便开垦荒地。自助者天助之,这一年风调雨顺喜获大丰收,商旅云集使得财税收入倍增。辛弃疾再用官府余钱提供建筑就业机会,修了奠枕楼供百姓登临休息。在其治下,滁州人民安居乐业,市面欣欣向荣,幼安的施政才干一展无余。
国家兴亡第一神预言:提前六十年

辛弃疾一边治理好手上这一亩三分地,同时不忘放眼观察国际形势。这一年他根据自己的分析,上书朝廷发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预言:“仇虏(金国)六十年必亡,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六十二年后的宋理宗绍定七年,蒙宋联军攻破蔡州,金哀宗完颜守绪自缢身死,金国灭亡。但也就从此刻开始,南宋开始直面强大的怪兽蒙古,连一点喘息时间没有,双方当年就撕破盟约开战。


面对蒙古的巨大压力,宋末名臣谢枋得在景定年间担任江东转运司贡举考试官时所拟策问试题为:“犹记乾道壬辰,辛幼安告君相:‘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绍定验矣,惜乎斯人之不用于乱世也!诸君亦有义气如幼安者,百尺楼上,岂可不分半席乎?”这里的百尺楼上分半席,正是从“求田问舍”典故中进一步化来,意即考生中若有人如辛弃疾般的志气,刘备高卧的百尺楼上也能分到半席之地。辛弃疾这个神一般的预言当年无人理会,到了国家将亡之前方才重见天日。
 
 
众里寻他



乾道九年,辛弃疾罹患一场大病,不得不离任回京口(今江苏镇江)居所修养。淳熙元年,病后初愈的幼安
被授予江
东安
抚司参议
官,结识了建康留守叶衡。没过多久,拜相入朝的叶衡对皇帝着力推荐辛弃疾“慷慨有大略”,孝宗再次召见他后,调入京师担任仓部郎官,负责国家粮食管理。虽然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岗位,却并非幼安期望的与军政相关,英雄仍然无用武之地。这一年辛弃疾最著名的词作《青玉案·元夕》问世: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字面来看,此词描绘的是京城元宵灯节热闹的夜晚,作者寻觅心上人忙了半天不见倩影,一回头发现她正一个人站在灯火零落阑珊处。这个创意在爱情诗歌界已经是第一流。王国维先生还将它作为“顿悟”的代表,列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第三层也是最高一层境界。但了解辛弃疾的人都能感受到,孤芳自赏的其实不是美人,而是难觅知音的作者自己。这是借着爱情描写来抒发政治理想的传统诗文套路。梁启超先生论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的是至评。

寻伊人回首阑珊处

 
杀降不祥

淳熙二年,湘、鄂、赣等地的茶商、茶农因不堪重税而发起武装暴乱,在领袖赖文政的率领下进入江西。地方政府上万官兵征讨两个月屡战屡败,各级军官被杀几十人,孝宗大为震怒。


此时有人慧眼看到了在灯火阑珊处等待机会垂青的辛弃疾,正是宰相叶衡。经他举荐,三十六岁的幼安被任命为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军进讨赖文政。这是辛弃疾归宋后第一次负责军事行动。他到任后发现南宋正规军的战斗力一塌糊涂,对付人数只有自己十分之一却熟悉地形的茶商军简直一筹莫展无处下手,于是以重金在当地民兵和地主武装中招募出一支同样熟悉地形的精锐小部队。果然兵贵精不贵多,茶商军在辛弃疾的进攻下活动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辛提刑又派人前往招降,声称茶贩们只要放下武器便既往不咎。赖文政见突围无望,只得率领残兵八百余人投降,却被辛弃疾处死。


平乱之后,幼安因功加封秘阁修撰。然而自古以来“杀降不祥”,白起杀降则死非其罪自刎于杜邮,项羽杀降则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李广杀降则一生难封自刎于刀笔吏前,辛弃疾虽然没有走上这条绝路,但也终身郁郁不得志,此事更成为他生平抹不去的污点。
 

 

走马更位



淳熙三年,辛弃疾巡查辖下区域途经万安县造口时,想起高宗建炎三年隆祐太后一行被金兵追杀至此处,幸得当地民兵协助官军力阻敌人,太后坐在农夫们的肩舆(类似四川“滑竿”)上一路飞奔才侥幸逃出生天。隆祐太后是宋哲宗孟皇后,曾经两度被废、两度复位、两度在国事危急时垂帘听政,经历跌宕传奇,深受高宗感戴,在民众中也声望极高。她以堂堂太后之尊而遭此窘迫困厄,怎不令人扼腕?幼安即以此事起兴,留下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都看到这里了,不顺手转发一下?——

《唐诗为镜照汗青》《宋词一阕话古今》已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当当、京东、亚马逊、新华文轩等网站发售。需要签名版的话,请在公众号发消息给我。

外封:

内封:

国家兴亡第一神预言:提前六十年》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