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成功之母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马太效应”,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现如今的社会就容易发展成这样子,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却越过越寒酸。今天要说的是胜利者效应,跟马太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胜利者效应”是指一个有过胜利经验的人,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更容易获胜。
2017年7月14日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了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通过小鼠实验证明了,影响小鼠前额叶皮层神经通路的神经突触连接强度,就会让小鼠在竞争中百战百胜;其中,6次获胜的小鼠,本身的神经突触已经发生量变,在以后竞争中,不需要刺激也能获胜(6次可以获得胜利者效应);经常获胜的小鼠,在别的竞争中也能获胜(胜利者效应能在不同领域迁移)。
胜利者效应另一种表达就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在失败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改进才能走向成功。成功是成功之母却很少听说,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还是在吴军博士的《态度》一书里。事实上更多的成功者都是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只不过他们的故事太过平淡无奇,自然也没有太多人关注他们,因为从失败走向成功要更加有同理心和认同感。成功之后之所以更容易成功,我想这不但是因为成功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变化,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努力了却得不到足够的奖励和反馈,那么他就会开始产生懈怠和挫败感,干事情就很容易半途而废,这样就掉入了失败的死循环。相反得到一个小小的胜利,可以让他愿意继续投入和努力,产生对自身能力的肯定,这些资源投入又会让他在下一次更容易获得成功。
胜利者效应怎么使用呢?如果你想做什么事,就需要在刚开始逼自己一把,迅速建立优势。就拿读书来说,本就是一个苦差事,又要花时间还要思考,远不如刷抖音来的爽快,但是你逼自己一把,等你看到读书给你解决了很多问题,带来了很多好处时候,你会对读书更有兴趣。我经常在公交车上观察别人玩手机看什么,看到大家都在玩游戏,刷视频,我有种天然的成就感,因为我在听书,我比大多数人努力,而且还早跑了好几年。其实这种方式还可以培养孩子,在初始阶段,孩子差距都不大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努力一把,拉开差距之后,他的优势心理就会让他更愉快的学习,而如果被别人拉开了差距,始终处于追赶状态,那就容易失去信心,半途而废。
对于投资,我还在路上,只有经历过一轮牛熊,经历过成功我才会确定我在这条路上走不走的通,我渴望的是胜利者效应带的成功来给我建立信心,只有有了一次成功,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目前来看它越来越近了。
《成功是成功之母》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