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生多欢慰》有感

读《此生多欢慰》有感

这是一本老先生的杂文集。汇集了老先生的一些回忆短文,辅以一些老先生的绘画作品。

读《此生多欢慰》有感

平时偶尔看一幅老先生的绘画作品,觉得老先生寥寥几笔,就把一个人或物画出来,有栩栩如生的感觉,甚是喜欢。他的每一幅画,都是生活场景的速写。虽无细节,但表达了要表达的意思,让读者看了余味无穷。本书中收集了很多幅作品,让我一次看个够,真的过瘾。唉,人脑的三个弱点:怕思考,无耐心,即时满足。在我看这些画的时候,全部呈现。

我之前只对老先生的画感兴趣,但对老先生的生平知之甚少。所以读到老先生的《韶华至贱,无地于今日》时,真的为老先生的命运而揪心。此文将老先生写给家人(主要是给新枚,他的最小的孩子)的信,按时间顺序从69年4月28日开始汇集而成一篇,篇名应是编者加的。此特殊时期,先生的遭遇好不到哪里。每每读到先生的待遇未决而要再等时,我心中都是充满了希望,希望在下一封信中会惊喜的结局,可惜到最后一篇,1975年7月9日(编者注了,此是绝笔)的一封信,而待遇未有定案时,只能一声叹息了。

在这些信中,先生透露了一个文人们玩的游戏:收集一些以某字开头的诗句。

有时,会自己写一些诗。

他们的这些雅好,也只有在同道中流转了。

先生以绘画成名,成名前,师从弘一法师。先生的好多画,以人物为主,自然人脸的绘画技巧就很重要了。通过人脸的表情可以表现出很多的意思出来。他说了一个绘人脸的常识,人的眼睛,通常位于人的脸中间处。我一直以为人眼在人脸的上部。我仔细看了一身边的人脸和我自己的脸,差不多是眼睛在中间了。不过老先生的好多作品中,人都是没有眼睛的。

这一幅中二个人的姿势,我以为先生画得不妥,坐的这个人手放后面,别扭,如果二人手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更自然了。

先生关于“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解释,我以为不对,应是“因为”的意思。

关于《穷小孩的跷跷板》

我回想起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们玩过这个把戏,只是不是用长凳。当时和几个小伙伴玩到了生产队的养猪场,在那个养猪场边上有几块长的木头。(我现在想来,那几块木头应是烂了的棺材板)我们把它放在猪场的围墙上(围墙不高,只有80公分左右吧,否则那个板子放上去,我们也不敢玩),然后二个人一人一边跨在上面玩起来,很是开心。现在我只记得那次玩的小伙伴中有红师子,其它人还有哪几个不记得了。
下面这幅画题字的第5个字,不认得。

下面这幅画题字的第4字是“枣”。我们小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邻家有一棵枣树,到了枣子熟的时候,我们都会到那个枣树下去想吃几个枣子。通常雌性动物以性荷尔蒙以吸引雄性同类,而枣树就以甜味吸引小孩儿。

旅途小憩,现在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了。很少有这个场景的。

现在的小朋友没有这个体验了。

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也成了风景。

好一幅田园生活。

大家懂的。

觉得这位父亲象冯巩。

读《此生多欢慰》有感》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