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跟踪要实现这4个目标!

一旦有软件缺陷被发现时,就要对其进行跟踪。对软件缺陷进行跟踪一般要达到以下4个目标:

目标1:确保每个被发现的缺陷都能够被解决

为了确保交付软件的质量,我们应当尽可能地修复已经发现的软件缺陷,使得交付的软件中遗留的缺陷尽可能地少。同时,也要意识到修复缺陷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在有些时机未必会对缺陷进行修复。但是,不管解决的方式怎样,必须要确保所有被发现的缺陷都得到解决,无一遗漏。

目标2:确保对缺陷的处理达成一致

由于项目进度或成本的考量,发现的软件缺陷的解决方式不一定是即时修正,也可能是在下一个版本中修正或者干脆不修正。但是,无论是即时修正、延后修正还是不修正,对每个被发现缺陷的处理方式必须要在组织中达到一致,特别是开发方与需求方要达成一致。

目标3:通过缺陷数据分析来指导测试活动和控制质量水平

对缺陷跟踪的过程,必然要完成对缺陷数据的收集。而收集来的这些缺陷数据除了帮助我们完成前面2个目标之外,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缺陷产生的阶段,控制软件的质量水平,并且通过缺陷的收敛趋势来确定测试过程是否能够结束。

目标4:积累缺陷过程数据,积极开展软件缺陷预防,推进软件走向零缺陷

通过缺陷跟踪过程不断地收集和积累缺陷数据,对于组织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通过对这些缺陷数据的分析,找出并消除缺陷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陷预防的主要手段。不断地进行缺陷数据收集、分析,不断地转化为新的软件项目的缺陷预防手段,新的软件项目的缺陷数目将会逐渐降低,直至零缺陷。

在以上缺陷跟踪的4个目标中,第一条是受到普遍重视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很容易忽视,至于第四条则很少有人能够想到。我们应当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在实现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追求后两个目标的实现。

这正是:

缺陷解决属正常,处理一致经双方

指导测试控质量,分析数据抓预防

参考文献: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软件缺陷预防、清除、管理实用方法,于波、姜艳,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缺陷跟踪要实现这4个目标!》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