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阶层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价格的,虽然说上帝是平等的,给了每个每天24小时,但每个人的24小时却不一样。这种时间价格上的差异,形成了一个个的阶层。

一个人的时间阶层和你的收入相关,但又不仅仅与你的收入相关。你对于自己时间价值的评估,才是自己时间阶层的决定性因素。

有些收入很高的人,但他们对于自己时间价值的评估可能却不高。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那种人,本身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很高,可能年收入都是百万以上,但他们买东西对于折扣非常的敏感。有的时候会为一次旅行酒店的折扣来回反复对比很长时间,甚至会为了每天几十块钱的优惠花费好几个小时和客服争的面红耳赤。其实相比于争取下来的优惠,花费的时间可能才是真正更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人的收入就和自己的时间价值评估有些脱节,可能是因为随着自己收入的提升,对于自己时间价值的评估并没有随着收入的提升而提升。也可能本身是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上,高收入实际上来自于自己的位置,而并非自己时间产出的价值。

这种个人收入和时间价值错配的情况,可能在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或机构中会更多一些。而在一些更为开放、竞争更为激烈的领域中,一个人的收入往往是和其时间价值成正比的。

这种收入和时间价值成正比的人,你会发现收入越高,人越忙,他们对于自己的时间越在意。之前看过王健林一天的时间表,从早上4点钟,到凌晨,所有的时间都是安排的慢慢当当的,而且精确到分钟。而据说比尔盖茨更为的夸张,他去视察微软中国公司,进入每一个会议室的距离都要计算下来,因为比尔盖茨的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当然我觉着这个有点夸张,但这些人对于自己时间的价值的看重可见一斑。

而构建在这种不同时间价值之上,人和人就区分成为了不同的时间阶层。比起相同的收入,相同时间阶层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在相同的地方,谈论相同的内容,接受相同的价值观。

就比如早上超市门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爷大妈们排队等待抢购一些限量打折的蔬菜。但同样是在排队等打折蔬菜的人,有的可能就是家庭条件不好,一个月就只有一两千的收入,他们的时间价值本身就不算高,用时间换取一些折扣还是很划算的。而另一些大爷大妈,他们可能每个月一边拿着7、8千的退休金,一边收着三四套房子的房租。论起收入来,可能妥妥的比我们这些天天点外卖、喝奶茶的人还要高出不少。为什么明显处在不同收入阶层的人,最终会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行为呢?就是因为他们处在了相同的时间阶层里面,在他们眼中自己的时间价值其实是相似的。

相反,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请外卖小哥跑腿,帮自己拿快递,拿外卖,愿意雇佣钟点工来打扫房间,其实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也是更看重自己的时间,认为自己的时间应该比请小时工的花费要值钱。虽然可能本身的收入并不是很高,但算是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时间阶层。

时间阶层不一定就是越高越高,关键是要和收入匹配。你一个高收入阶层的人,老是花费时间去关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不利用宝贵的时间去完成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这不就是一种浪费么。而同样的,你本身收入就不高,自然也就很难负担的起靠花钱,来节省下自己的时间。

当我们认清了自己应该在的时间阶层,有一些我们之前看不太惯的事情也就能够理解。

我是一个刚刚入职的小实习生,发现天天给我的工作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要么帮忙跑跑腿,拿外卖,拿快递,贴发票。非常的气不过,难道我的时间就是用来做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的么?

其实说句不太客气点的话,没错,就该实习生来做。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总是有人要做的,要么实习生来做,要么正式员工来做,要么就是主管来做。同样是花费时间的事情,实习生的时间价格、正式员工的时间价格、主管的时间价格一样么?

想清楚了这中间的逻辑,其实心理可能也就会平衡一些了,之所以小事必须我这个实习生来做,可能是因为相比于其他人,我的时间还是太便宜了。与其抱怨,不如想办法提升一下自己的时间价格了。我们自身的时间价格越高,其实也就越不会有人拿这些“鸡毛蒜皮”来找我们了。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时间阶层》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