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来的植物——玉米

大航海来的植物——玉米

玉米(Zea mays),又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苞米等,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大航海来的植物——玉米

玉米植株高大,茎强壮,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4米,一般情况下比人高。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中脉粗壮,边缘微粗糙。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玉米顶生雄性圆锥花序大型,主轴与总状花序轴及其腋间均被细柔毛;雄性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雌花序被多数宽大的鞘状苞片所包藏;雌小穗孪生,成16-30纵行排列于粗壮之序轴上,雌蕊具极长而细弱的线形花柱。颖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后露出颖片和稃片之外,其大小随生长条件不同产生差异。

有人说,欧洲文明是小麦文明,亚洲是稻米文明,拉丁美洲则是玉米文明。考古学家发现了公元前7000年就有玉米文化的遗迹,表明古印第安人在狩猎活动的同时,采摘野果并逐渐人工种植玉米。悠久的玉米文化历史使墨西哥人对玉米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的锤炼达到了极致。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

玉米怎样传入中国,线路不是很清楚。一般推测是由阿拉伯人从西班牙带到麦加,由麦加传到中亚细亚而入中国西北部,或者从麦加传到回教印度而入中国西南部,然后从西北部或西南部向东传播到各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年)中已经有了玉蜀黍的记载,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只有四十年。玉米比番薯早半个世纪来到中国,中国的传播也可以,却并没有像番薯那样受到重视,没有被官员推广,见诸文献也不多。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全世界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在我国,玉米的品种很多。除了一些普通玉米品种外,还培养出了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或加工利用价值高的特用玉米。这些特用玉米有着各自特殊的用途、加工要求,如高赖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

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玉米的营养价值与口感不如稻米、小麦,因此,我国玉米的主要用途还是饲料。除了玉米本身作为饲料之外,其秸杆切碎也可以作为牛等大型动物的饲料。因此,玉米的利用效率很高。

 

大航海来的植物——玉米》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