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M&M第一篇之《前程似锦的女孩》

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周记录一下自己近期比较喜欢或者比较特别的电影、电视、音乐等等。(希望可以坚持不要鸽)今天先试水第一期,本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最爱的一部,获得最佳原创剧本,由凯瑞穆里根领衔主演《前程似锦的女孩》(Promising Young Woman)。ps凯瑞不是传统意义的好莱坞美人,但是她的选剧本的眼光着实精准,而且很多都与社会问题相关,基本部部佳片,喜欢凯姐的还推荐观看《妇女参政论》、《别让我走》、《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英美合拍迷你剧集《连带伤害》。凯姐美照镇楼一下。。

每周M&M第一篇之《前程似锦的女孩》

在米兔运动过后,好莱坞推出了不少部以反性侵为主题的电影,要么是真实事件改编,要么是让女主角从受害者变女英雄报仇,而今年的《前程似锦的女孩》(Promising Young Woman)与之前的很不同。它以悬疑感很强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女孩试图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纠正、教育那些披着“好心人”虚伪外表却不尊重女性的人。从结构和观影感受上,本片其实与去年的《利刃出鞘》有点相似,无论从影片的艺术性还是故事性都可谓上乘,并且用悬疑和惊悚作为外壳,用一种近似于荒诞的表达和华丽光怪的拍摄,有着吸引人的娱乐性但却探讨了非常深刻的社会主题。

下面正片开始:一个本该前程似锦的女孩决定去si

一个穿着性感超短裙、烂醉如泥的女孩坐在酒吧一角,找不到手机无法打车回家,此时酒吧里的男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会做什么?很多男人都会做相同的决定——把她带回家或酒店,也就是所谓的捡尸。当男人正要对醉倒的女孩实施不轨时,女孩突然清醒过来,直直地盯着男人,问:“你在干什么?” 男人瞬间被吓到。 

每周M&M第一篇之《前程似锦的女孩》

这就是最近的一部新片《前程似锦的女孩》(Promising Young Woman)的开头片段。这样的开头是不是很吸引人? 反正笔者是一开始就被吸引了。

继续看下去,凯瑞·穆里根 (Carey Mulligan )出演的Cassandra Thomas(片中简称凯西)原本是一位医学院的高材生,却因一次“意外事件”退学,现在成为了一个咖啡店的店员。快30岁的她始终没有谈恋爱和结婚,父母对此很着急,而她却在晚上经常去酒吧,悄悄地完成着自己的“实验”。她会装成酒醉、无助的单身女子,几乎每次都会有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子主动提出送她回家。他们都自称是好人,但却在女主醉酒且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把她带回家,很快就推上床。但就在这时,凯西会突然清醒过来,然后质问他:“你在做什么?” 虽然她除了质问并没有做什么,却能把这些男子吓得大叫,认为她是疯子,并立刻失去了兴致,有的甚至向她道歉。

在给这些男子教训的同时,凯西还在默默地完成着另一个任务,为自己曾被性侵的好友报仇。她大学时的闺蜜,就是在一次喝醉的情况下被强奸,并且有一群人在围观叫好,而事后她向校长警方报案时,由于她当时是喝醉的,没有证据显示她不是“不自愿”的,而校长则说“那些男孩都前程似锦,他们以后都要当医生,是社会栋梁,不能因为这么小的一个性丑闻而影响了他们。”事实也的确如此,女主的闺蜜最终自杀,而女主自己从医学院退学,如今三十多岁仍在咖啡店兼职打工。而当年的那些男同学们,包括那个强奸犯,都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医生,前程似锦。 


promising young man not  woman


回到片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也是来源于现实中的新闻。2016年斯坦福大学一名男生被告性侵时,法官称他为“前程似锦的男生”(promising young man)。为何人们都在担心性侵丑闻会毁了这些前程似锦的男生,那有人关心过这些受害者——前程似锦的女生吗?

但她并非女动作英雄,本片也不是一部复仇爽片,一个普通的女孩,在这个险恶的世界,孤身一人做这一系列的“尝试”会有什么的结果?要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

很多人初次看到本片的预告,都以为这又是一部复仇女神的电影,也许会有男人为此送命。【推荐一部同类型复仇电影,也是艾伦佩吉处女作《水果硬糖》同样讲述了给被性侵自杀好友复仇的故事,同样精彩反转但是复仇成功的爽片】。但导演埃默拉尔德·芬内尔(Emerald Fennell)在本片宣传期间表示,她认为并不需要暴力其实也可以让男人害怕。凯西作为一个普通女子,她无法用暴力去惩罚这些男人,只能利用这种“吓唬人”的方式,试图逼迫他们承认错误。而有时出人意料的是,你可以不用大动干戈,只要一点点小伎俩就可以达到目的。

导演提到初次把本片的想法跟其他人分享时,在座的男士都觉得醉酒女孩突然清醒会是让他们很不安的事,会让他们觉得慌乱无措同时很羞愧。因为一旦她是清醒的,施暴者突然觉得失去了控制权,被骗了,这种惊慌会让他们乱了阵脚。而且大部分男士其实并非夜晚躲在暗处的变态,而是在生活中被成为是“体面”人士,他们也会担心事情传出去或声誉被毁,并不是完全无所顾忌。但他们之所以还会成为仗势欺人的性侵者,主要就是胸有成竹地认为对方处于弱势,不构成威胁。

本片也同样借用凯西的复仇之路让人们看到周围人对被性侵女性的真实看法。比如片中一位律师说,他为被告人辩护的最佳手段就是去社交网络上找那个控告他的女孩照片和社交信息。如果这个女孩常常去夜店,作风不检点,立刻将成为有力证据为被告开脱:这样一个行为随便,又常喝醉的女孩,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的话就被办法被相信。


拒绝受害者有罪论,如果我们做不到给女孩更多的保护,但至少不要在二次伤害了好么?


受害者有罪论,在性侵犯、性骚扰这类事件中最常发生。有人讲过性侵是加害人和这个包庇男人的社会共同施加的侵害。非常多的人甚至很多女性本身都认为,被性侵的人肯定还是因为自己不小心,平时作风放荡,比如会去派对,会喝酒,就会有这个女孩很随便,并不需要尊重她,容易占她的便宜的刻板偏见。这些看法虽然残酷,但其实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现实,你收到伤害是因为你自己做的不够好。也都是为何控告性侵者如此困难的客观原因。而往往是周围人对被性侵女性的苛责、冷漠、和偏见是造成受害女孩们无法走出阴影甚至自杀的最后稻草。

虽然当一起伤害发生,人本能的会去寻找受害人的一些自身原因,个性特例,来找回安全感。来安慰自己,自己与受害者不同或者只要自己不如何如何就不会被伤害,但是这些都是掩耳盗铃的假象,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被伤害更多的只是幸运而已,我们当然也要教会我们的女孩们自我保护的技能,但更多的是要教育男孩们去尊重,去不伤害。

回归到本片的艺术性来看,电影用色彩、音乐和角色扮演创造假象

观看本片给很多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里面有很多粉红色、糖果色的运用,给人一种很少女的感觉,然而讲述的却是一个很沉重、黑暗的故事。女主角会带彩色的假发,打扮得很性感甜美,但其实神秘莫测,善于伪装。片中更是使用了很多性感甜蜜风格、女孩喜欢听的流行音乐,营造了爱情喜剧版的恋爱情节。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掩饰影片惊悚悬疑片的本质和令人不寒而栗的结局。

导演埃默拉尔德·芬内尔在采访中表示,为了让观众与片中所有人一样,看不透凯西的本质,影片特地营造了浓浓的少女感,让观众也时常分不清哪些是她真实的样子,哪些时候她是在表演。

导演也提到,片中凯西工作的咖啡店却使用了浅蓝色的冷色调,展示这里是唯一让她感觉安全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她的好友可以谈心,不用过度掩饰。而她所住的父母家陈设十分老旧,一看就不像是年轻人的喜好,旨在表示凯西自从辍学后,就一直被困在她好友被性侵的悲剧中走不出来,生活处于停滞状态。

凯瑞·穆里根在片中的表演十分出色,主要就体现在其展示出的迷惑性和两面性,等于是在片中又出演了一个“演员”。我们会看到她自信、性感、强势的一面,甚至仇恨让她获得愉悦,变得偏执和疯狂;但同时,也会看到她时常陷入痛苦与无助中。穆里根也在记者会上表示,剧本本身就写的很精彩,每个角色其实都在“伪装”,有的伪装成弱者,有的伪装成好人,都有让人可恨但又值得同情的一面。凯瑞·穆里根认为,片中的反派不是那种一眼就识别出的大坏人,很多人平时作风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是个好人,但面对一些事如果无法给予正确的选择和处理,就可能伤害到其他人。大部分人都自我安慰说:“我没做错,我是好人。”而凯西这个角色就等于是一个揭穿真相的使者,逼着这些人拿掉虚伪的面具,正视自己的错误。

用娱乐片的方式引发对深刻议题的讨论

与《逃出绝命镇》(Get Out)、《利刃出鞘》(Knifes Out)、《寄生虫》(Parasite)类似,本片首先是一部吸引人的惊悚悬疑题材作品,有着曲折、难以预料的剧情把人们吸引住,但看完后却可以激发对社会热点议题的讨论。

导演埃默拉尔德·芬内尔表示,每个电影人都有很多想法要传达,但有时观众不一定愿意看。她最初希望以黑色悬疑喜剧的方式去呈现这个主题,并以诱惑人的糖果色彩奠定本片基调,就是希望能吸引更多人观看,特别是男性观众。大部分时候如果电影女权倾向太明显,男性观众会望而却步,那么她要表达的内容就无法传播出去。另一方面,她并不希望拍摄一部引起性别之战的电影,而是能让男女看后都能获得警示。她看到有的 观众并不同意凯西的做法,有的人则觉得她很厉害,凯西并不是完美的女英雄,她有缺点、弱点,并为所做的一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她也确实让很多人受到了心灵上的惩罚,并以身示范,给其他女孩敲响警钟。

关于结尾(鲜血淋漓的痛但是也足够现实)

凯西并是不是真的去赴死的,这个大家可能各有看法。

很多人看过本片后认为凯西是主动去赴死的。导演在前期宣传无法透露,但之后接受了Variety采访,解读了结尾。事实上,这个结尾并非她本意。

她最初剧本写的结尾就是到两个男人把凯西的尸体烧掉就结束了。我个人觉得这样是最好的,更有震撼力,充分表明了现实中很多女孩抗争无用的悲惨结局。但制片方觉得这个结尾太残忍了,让她修改。她才又加入转折,表明凯西做了有去无回的准备,提前把证据寄出去,并在婚礼当天给前男友Ryan发了定时短信,显示出了她有些黑暗、扭曲的幽默感。但并非她就是去故意送死,用谋杀来让那个男人被抓。事实上,那个视频证据已经足够毁掉这几个虚伪男士的生活、工作、前途,凯西并不需要再陪上她的命。

而导演其实最希望的结局是她去那个单身派对,把里面的男人都杀光。可是她并没有这样写,因为这样看似痛快却不符合现实。一个弱女子走进一个全是壮男的房子,并不是特工或超级英雄,无法完成那样的任务。更现实且残酷的是,这样的女孩很可能在早期酒吧对男人进行试验时就已经被伤害或杀害了。凯西之前每次吓唬那些男子,最后却能平安回来都属于奇迹。更别说独身前往一个有着这么多男人的房子。

其实她的目的是面对嫌犯,逼他坦白和道歉,就像她对之前的校长、律师和同学做的一样,只是吓唬他们,让他们认错而已。不管最终她是否达到目的,证据都已经寄给了律师和警察。但从她个人角度,她必须要亲耳听到这个男人认错。

凯西确实会意识到这趟有去无回的几率很大,所以从逻辑上讲,她提前把证据寄出也是合理的。只是会不会那么巧合地警局正好在那个凶手的婚礼上抓人当然就说不好了,这个设定明显是让结局看起来更痛快而已。

这个社会依旧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强奸文化、荡妇羞辱、受害者有罪论,一旦女性爆出自己被性侵的事件,当事人男性还会被打造成受害者,一副委屈的嘴脸,觉得这件事毁了自己的事业和前途。 

正如片中的女主所说:“男人们最大的噩梦是卷入性侵丑闻,那你知道女人们的最大噩梦是什么吗?” 答应我,如果不想卷入性侵丑闻,那就不要去性侵别人,好吗?

每周M&M第一篇之《前程似锦的女孩》》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