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M&M之《不要抬头》
2021年最具讽刺意味的电影应该非《不要抬头》莫属。
《不要抬头》是有着自身独特气质的影片,电影开始5分钟,黑幕出了一段话,就已经定位了影片黑色幽默嘲讽的格调。
这句话是出自幽默作家杰克·汉迪的单行笑话:“我希望我像我的祖父一样在梦中平静死去,而不是恐惧尖叫迈向死亡,就像他的乘客那样。”我就是看到这里就被吸引住的。
本片是亚当·麦凯自编自导,我特意查了一下,发现《副总统》和《大空头》也是他的作品,风格非常统一,对美国政界和资本肆无忌惮的黑出翔,让人看了绝对上头,很适合拿来消遣的导演。
《不要抬头》的另一大亮点,是大咖云集全是熟脸。这部影片的主演拿过的奥斯卡没有十几也有七八,不得不感叹网飞真的是有钱任性,搞得片子都是这种大阵仗不差钱的主。
主演小李子和大表姐就不用多说了,此外还有提名拿奖专业户梅姨,凯特·布兰切特,马克·里朗斯,甜茶(怎么又有你!),乔纳·希尔等等,另外还专门请到了A妹和DJ Chello,还有美队来客串,这演员阵容可谓是今年继《沙丘》和《法兰西特派》之后,又一部超强卡司的作品。现在看来算演员这块算是最强了。
这片儿和《王牌大间谍》等恶搞电影不一样,并没有恶搞的成分,不是那种很夸张的搞笑讽刺,而且全程用正剧的严肃手法来拍的,整部剧从总统到科学家到民众,大家都在非常严肃认真的做着自以为正确的事情,但是结果却是如此荒诞一出闹剧。让我想到周星驰的部分喜剧,一种笑着笑着会严肃,会沉默的喜剧。
这个故事的大致如下:
某个普通大学(可以换算为国内的地方性二本)的二流科学家(小李子)带着自己的博士生(大表姐)发现了一颗彗星(学历鄙视链哪里都有,国内985,国外常春藤,人家觉得你一野鸡大学的街溜子学者,根本爱答不理),还有6个多月就要直接撞向地球,地球将会遭遇比恐龙灭绝还要惨的命运,全人类和绝大部分地球生命都会不复存在,一句话就是,芭比Q了。
于是小李子和大表姐马上把消息呈报给NASA,从这就开始不正常,NASA局长直接把皮球踢给一个“行星防御”的机构,然后这个机构又踢给总统,于是让小李和大表姐直接去白宫找美国总统讨论。
这个总统的人设是一位金发女士(梅丽尔斯特里普演特朗普,你就说离谱不离谱),她的幕僚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她的闺蜜主管航天局。(所以这个总统也是杂糅了好几位领导人)。
(不得不说这张这得很川普)
以为这样迎来高潮了么,美国拯救世界?结果是闹剧刚刚开始,他们一大清早去到那,有位将军已经在那等着他们,那位“行星防御”的主管叫泰迪,将军自认为很幽默,调侃了“泰迪”并非“泰迪熊”。
我就喜欢这种尴尬静止的幽默,彼此不理解的静默,影片还有很多类似于这种见缝插针的调侃。
不过由于总统太忙,忙着造势拉票,他们只能等,中途泰迪看似好心去拿了一些零食和水,还抱怨白宫的东西好贵,一包零食要10美元。等了一晚的大表姐很饿,再次拿零食时,准备付费时候被告知都是免费的,哈哈。
那…将军干吗要问他们收钱,着实讽刺了一把美国军费薅羊毛。
之后被通知会议直接取消,是的知道他们要通报紧急事件,并等候一天的情况下,被通知改天再来。emmm,果然再推诿懒郑这方面没有国界的。
第二天终于见到总统,小李子还比较隐晦,大家完全听不进去,这时大表姐小暴脾气上来了,直接说彗星要撞地球了,人类要嗝屁了,以为这样就会让总统重视么,并没有,她的眼里只有中期选举,对选举有利,就大力推动,那显然彗星撞地球被静观其变了。
没有错!半年内地球就要完蛋了,但总统却要大家静观其变,正当大家要解释问题严重性时,总统只是忙着在找烟,还说以前自己特别害怕抽烟被拍到,怕影响自己形象,但谁知道有一次被拍到竟然收获了大量粉丝,说体现了女性power?这也是对欧美女权的刻板的一点讽刺吧,努力去追求向下的自由?
总统的闹剧草草收场之后,大表姐他们不抛弃不放弃,非常许三多,于是通过大表姐男友的关系,他们找到一个名叫《天天揭底》的半综艺性质的新闻节目,大概就是什么话题有流量有热度,就上这个节目就对了。
其中A妹爱莉杏菜女士,饰演一位绯闻歌手,在节目上大谈和前男友分手经历,并顺利在节目中制造话题,两位旧情人连线,互相秀旧前缘和恩爱,之后直接连线求婚,所有人的手机被这个新闻推送狂轰滥炸,还人工智能帮用户购买下单他们的歌曲,简直就是微博热搜欧美版。
而彗星撞地球这样的新闻,竟然讽刺的排在恋爱新闻后面,大表姐她们上台后,显然和这档节目的主持风格格格不入,这导致一直处于恐惧的大表姐直接在直播间大暴走。(他俩都有点躁郁症之类的心里问题,一直又吃药的镜头)软弱的小李只能不疼不痒的圆场,节目结束后,小李意外被评为最性感科学家,然而大表姐却遭到网友的网暴。真的是网络照进现实,网友的性别双标,对男一点小事夸上天,对女,一点小事儿就塌房,对我说的就是王冰冰塌房上热搜,我点开一看就这?郭楠的爱憎好廉价哦,不过冰冰竟然比我大我大震惊!
就在眼看事情没有任何转机的情况下,哎呦转折不就来了,总统因为和情人互传裸照被揭发,支持率直线下降,他者个下属之前还拍过porn,你懂得。这时候想起地球要完球了,觉得只有拯救世界可以拉回选票了。于是总统以FBI抓拿犯人的荒诞方式,把小李,大表姐和泰迪“抓”回了白宫。
总统的拯救计划是,准备发射一波装载无人机的火箭冲向彗星,借助火箭爆炸冲力,让彗星偏离轨道不要撞向地球。最荒诞的是,为了让这一切看起来更伟大,原本借助人工智能就可以实现,却还是强行塑造一位“英雄”上天牺牲。
因为总统直接发起,民众也终于重视起来,大表姐和小李的人气飙升,凯特饰演的主持人也开始和小李搞上,小李也开始尝到了”红“的甜头,变得坏了。不过,通过俩人尴尬的相处和聊天,可以感受到不同世界和气层的人,或许可以有肉体短咋的吸引,但终究不是同路人的尴尬。
终于来到火箭升空挡彗星的日子,所有人都拭目以待,包括我本人。
这时天空一声巨响,逼王闪亮登场。一个白头发大佬,他有钱到可以办一张VIP,自由出入白宫,emmm果然有钱能使白宫开门。
皮总一来,剧情急转,火箭发射之后又集体调头,不炸了。why?就因为这位讽刺现实好几位人物于一身的皮皮,他发现彗星蕴含着大量的稀有矿物,谁拿到谁就能更有权,更有钱。然后哇哇哇一顿画大饼,什么不平等,饥饿、贫穷都会消失?excuse me?
之后皮开始天马行空但言辞诚恳笃定的解释自己的好办法,就是派他ai上去,把彗星从里面炸碎,然后同时机器人还能采矿。
片中最出彩的角色我认为应该是操纵总统的硅谷大佬皮总:他的嗓音是比尔盖茨的尖细嗓音,衣着是库克的牛仔裤衬衫,做的生意是先进的智能手机,但私下里干的是扎克伯格的大数据监控,像贝佐斯那样沉迷航空航天,和马斯克一样擅长用太空资源画饼。
所有经典要素,在这一个人身上全部集齐了。(很难不怀疑是导演有意为之)
(中间白毛就是皮总)
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小李之后把事情告诉了大表姐和泰迪,小李真的是不行又弱又心机,一向情绪容易激动的大表姐直接在酒吧爆发,因为她现在已经小有名气,可以算作一个精神领袖,结果就引发了一场小暴动,大表姐被拉去隔离签署保密协议,要求永远不在谈论这个问题,要么吃牢饭。
大表姐无奈只能选择前者,回家做起了超市收银员。期间还遇到了嬉皮士主义甜茶,没想到还成为了亲密朋友。
小李最终只能又回到那档揭底综艺节目,这次暴走的是他,小李直接破口大骂美国政治和总统,还有背后的资本家和嗜血的利益。
但这又有何用,这只是一档博眼球的节目,作为民众的普通人,对这样彗星撞地球的事,没有任何人可以做的。
正当小李开车回家途中习惯性的抬头看,发现彗星已经大驾光临肉眼可见,这个时候人们也开始有些许恐慌。
正因为有了确凿的彗星证据,小李和大表姐再次出击,组建了“抬头看”的组织,相反的,以总统彼得为首,则变成“不要抬头”的组织,也就是影片的片名。
更荒谬的是A妹和Chello还专门演唱了《快抬头》,歌曲是不错,歌词就简直笑拉了。
好,就算美国扯着淡,其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自行组建彗星偏航计划,但在关键时刻,俄罗斯总发射地却被美国给炸了,地球最后一根稻草也给整没了。
等到美国自己发射计划当天,一上来发射就烂了几个,然后到了彗星又自行毁灭撞了几个,到最后直接所有都团灭,彗星没有炸碎,还是直勾勾冲向地球。
这个时候彼得和总统都以尿急为由,登上了PLAN B的诺亚方舟计划逃离地球,还把白宫幕僚留在发射指挥中心,顺便说一下,白宫幕僚是总统的儿子。
而小李他们一开始就深知彼得的计划无济于事,小李选择带着大表姐和甜茶,还有泰迪到家中聚餐,以家庭团聚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
(不认真科普,梅姨手里的是卫星电话,超贵的话费)
最后电影还有彩蛋,诺亚方舟带着都是上了年纪的权贵,还真就去到了一个有着充足氧气和植被的星球,但这群人一出舱就被星球的巨型不明异形给灭掉了。
(不要担心,那只美丽的动物一会儿就会团灭你们)
当影片有它自身显而易见的优点,虽然这个片在欧美本土收获很多恶评,主要可能是因为它触犯了好莱坞的禁忌,它火力全开无差别伤害,不仅讽刺白宫和总统还讽刺了民众的愚蠢和弱智。这是我喜欢的一点,愚蠢,没有阶级。但这也冒犯了好莱坞的潜在政治正确,就像韩国,你可以讽刺政府,辱骂总统,但是你不能搞财阀,这种所谓言论和创作自由,有时也是一种隔靴搔痒的自由,当然啦那也比我们强那么一丢丢。
说白了,这电影把左、右,和中间派都给“黑”了个遍,觉得被冒犯的肯定很多,评分不好也正常。毕竟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傻x,尤其真傻x。
终极的怯懦不但是害怕听到坏消息,是反而会迁怒传播坏消息的人,自身也不敢传递坏消息,因为深知跟自己一样的人有很多很多,其他怯懦者会迁怒自己。普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基本的良知和公序良俗的意识,终极的软弱是,在看到自己的丑陋和黑暗面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逃避,所以常常在伤害别人之后,会选择进一步伤害那些让自己看到丑陋真相的那个对象,甚至希望他消失掉,就可以让自己的黑暗面也一起消失掉。这个让我想到江歌妈妈和刘鑫的事件,而且我相信,刘鑫这类人也未必就是少数人毕竟直面自己的卑鄙丑陋实在是很残忍的事。
影片与现实映射的过于真实,特别是疫情当下,如果你把陨石换成新冠,你会发现真的一模一样:街道零元购,人群分裂为戴口罩派和反对口罩派,遇到灾难不行动不作为,从政府到民众都在沉迷辩论和和互相攻击,以及借此商业运作发财,但就是没有任何针对性的行动。影片在大笑过后,反而在后面看得让人有些气愤和绝望,焦虑和无助。
最后彗星撞向地球时,人类的文明在一场荒诞中划上句号,一切都在静谧的宇宙中显得毫无意义,看完让人唏嘘和感慨。但是我想地球大概会想,”还有这种好事?,老子几千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哈哈“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没有审视生活的喜剧只能沦为搞笑片。高段位的喜剧是挠痒痒挠到脑子里去,让人由内而外地笑。这也是本片为什么能吸引到小李子、大表姐、梅姨、凯特·布兰切特等等一长串影帝影后的缘故。如果仅仅是挠胳肢窝,那么能请来的明星恐怕只有金凯瑞一个了(没有说金凯瑞不好的意思,我本人很爱他)。
但本片也并非无懈可击没有缺点,《不要抬头》其实还是一部很直给的嘲讽当下美国各种存在问题的作品,但没有像《寄生虫》那样黑色幽默中带着更为深度的悲剧,如果大家看过SNL周六夜现场的话,应该也对《不要抬头》的嘲讽方式很熟悉,很典型的黑色幽默嘲讽片,缺乏些许新鲜感。
幽默还是遗憾,讽刺本身也成为一种娱乐至死。而且或许《不要抬头》也清楚自身的定位,就直接火力全开也以荒谬幽默的方式,这本身也是一种娱乐至死。你要真去想要在影片中挖掘一些什么深刻道理,或者想靠着影片揭露一些什么丑陋真相,其实影片并没有多少料可以挖,因为现实中发生的事比电影更为不可思议。
一切娱乐化可能不可避免,但这一切的结果幸免也无人无辜。什么话题都能转化成奶头乐,消解一切严肃。还有神棍般的企业家,一边把普普通通的手机包装得跟神迹一样,一边凭借竞选捐款和收集来的大数据插手政治。
如果总统片面追求选票,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企业片面追求利润,这些都是忘了初心,那么群众呢?投出选票、制造收视率、追买苹果与特斯拉的,不正是群众吗?
这就是时代的荒诞现实,从政治、商业、文化、到群众,看似繁华热闹,但抬头一看,美国这辆马车正在散架。
所以,如果有另一个国家,官员不用考虑选举只管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媒体不低俗不肤浅天天主旋律呼吁为国分忧,企业非但不敢碰政治反而随时会被一纸禁令从天而降罚得底裤也无,至于群众,那更是一不会投票二不会骚乱,那么这个国家的观众会觉得这部电影莫名其妙,既不好笑也不荒诞,纯属无病呻吟,也就毫不奇怪了。——最多有些人会小声羡慕,能拍那样的电影,是他们的幸运。(没有拉踩美利坚的意思,我现在是真的困惑,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与集权,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可能真的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可能只在于身处其中的人究竟更适应哪一种。也是一种围城效应,互不了解的对方都觉得对方在水深火热或者人间天堂,也或许普通人的生活根本不受这些宏达的主义所影响也说不定)
或许好电影就好在这里。普通喜剧是一幅画,一切都已呈现在画中。高级喜剧是哈哈镜,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和哈哈镜的互动。
即如本片最重要的隐喻,毁灭地球的彗星,有人说指的是气候变化,有人说指的是新冠病毒。依我之见,无论暗喻几何,人类肯定都是咎由自取。(我真不是反人类啊喂)
最后,我想说直面是很困难的,无论是黑暗的外部世界还是我们自己的内在,但直面是改变发生的第一步,希望我们都有勇气,摆脱这冷气,克服这怯懦,至少可以成为自己的炬火。
《每周M&M之《不要抬头》》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