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债就有不还的风险

我们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只要是债,就一定有还不上的风险,如果认为的消除掉了欠债不还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是更大的问题。

我们借给别人钱,都会获得利息,这个利息里面有两个成分,一部分的利息是我们让渡了资金的使用权获得的回报,还有一部分就是对方欠债不还我们所承担的风险溢价。如果一个借钱的人,不还钱的风险越高,我们往往也会索要越高的利息。

那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市场上所有借钱的人都一定会还钱,那么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那资金的利息会非常的低,需要融资的人就不会选择其他的金融工具进行融资了,最后整个市场会变成一个无限大的债务市场。很显然我们的现实情况不是这个样子的。

那如果真的认为的抹杀掉欠债不还的风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国市场上有个名词叫做“刚性兑付”,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政府兜底,保证国企借的钱一定会还上,如果国企还不上,政府想办法还。这个政策其实是为了防止国企破产,强行的把债务的违约风险降到了零。

这种做法就相当于,老子跟儿子说,你随便的玩,随便的闹,出了事情老子给你兜底。我们都知道,没有约束的孩子很有可能做出各种出格的事情,最后事情大到老子都兜不住了。政府的“刚性兑付”政策,也是一样的。

因为不害怕违约风险,反正有政府老子在后面撑腰,很多国企就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偿债能力大量的发债。也因为有政府撑腰,银行也不担心自己的钱借给这些国企会要不回来,也会大量的投资这些国企发行的债券。这样的恶行积累,愈演愈烈造成了国有银行坏账率高起,整个社会的债务关系恶化。

最终没有办法国家只能将企业债的市场关闭,直到2000之后才逐渐的开放。

所以说当违背了市场的原则,非要强行的消除掉债务的违约风险,就会导致市场价格系统的失灵,导致一系列更为恶劣的后果。

很多时候风险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当我们无视他,或者想要强行消除他的时候,往往也就预示着在别的地方,一个更大的问题正在酝酿。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是债就有不还的风险》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