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维思考

     昨天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正心谷的林利军写的,另外一篇是东方港湾但斌写的,尽管都在讲投资,但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都做了展望,优秀的投资人或者企业家不仅仅是只会赚钱,重要的是享受趋势预测的正确性,跟随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起前行,跟随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前行。时代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投资人,社会前行的方向就是聪明的钱和聪明的企业去的方向。

     升维思考就是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升维思考,时间就是看得远,空间就是看的广,当然也可以看的更深入更不同。过去二十年,时间一拉长,空间一放大,优秀的企业和平庸的企业差距就非常明显,优秀的企业和投资人都喜欢做时间和空间上的升维,例如阿里巴巴做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做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时间上做一百零二年。这种升维思考就把它和只想赚点快钱或者只有单一业务的企业区分开了,时间越长差距越大。昨天说的隆基股份、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等企业,都是想得远想的大的企业,时间越久,差距越大。做投资的也要有这种升维思考的能力,就是培养和企业家一样的眼光,看的和别人不一样,看的更远,空间格局更高,想的更深入。十年前,能买入茅台、苹果、腾讯、泰格医药的都是提前判断准了行业的趋势,五年前能买入特斯拉、海天味业的都是有超前的眼光。现在什么热追什么是不对的,应该问的是,十年后什么有前景?努力向后看十年。企业只赚眼前的钱的是没有前途的,优秀的企业永远面向未来在布局,有第一曲线还有第二曲线第三曲线,满足于已有业务的不思进取的迟早要坐吃山空。升维思考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不要和多数人看一样的信息,或者用相同的方式想问题,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正确的时候早已经过热了。所以信息渠道是独有的,思考问题是升维的。

      升维思考的下一句话是降维打击。在更高层面思考问题的人对于低层面的事物是降维打击的。汽车对马车就是降维打击,飞机对汽车是降维打击,智能手机对功能机是降维打击,智能汽车对燃油车是降维打击,新零售对传统零售是降维打击,创新药公司对仿制药公司就是降维打击。低维度的企业还在思考今年销量多少明年利润多少,高维度的企业例如十年前的马云对蚂蚁金服的团队说,不要考虑赚钱。低维度的还在用传统的方式估值,所以也拿不住一些好企业。新的增长方式是指数级的,指数级的增长对线性的增长就是降维打击,一些传统企业的人还在思考今年销量做多少明年销量多少,没想到明后年技术变革都会把整个行业格局颠覆掉。

       拥有极强的好奇心,清零过去的经验,因为人的本性是充满偏见,而且死不悔改。自己没体验过的就认为不对,其实这就是一种最大的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和舒适圈,往往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观点判断其他人和其他事物,某些时候是对的,但也往往会遗漏很多重要的信息,事实上,常常是不经意经过了很久才发现误判。比如王兴在2019年才认识到新能源车的长期价值,对比特币的判断很长时间也充满了误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这和过去的经验有关系,未必是事实,也未必准确。还是要充满好奇心,不断试错,不断挑战原来的判断,走出舒适区,扩大能力圈,自由探索,这样才能接纳事物的多样性,多听多看少下结论很重要,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天都要不断修正之前的假设和判断,人的成长往往是否定之前的自己,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

      处在舒适区的企业需要突破口,突破口往往和浪潮有关系,科技领域每隔十年洗一次牌,旧的事物在当时的环境下没办法颠覆,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可以颠覆。最近有一篇文章,英特尔的没落,十大芯片厂商已经没有英特尔了,这在pc时代几乎不可想象,我们那个时代就是微软加英特尔,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提出了偏执狂才能生存,是警示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避免被新的浪潮颠覆掉,即使如此,英特尔还是落后了,由此可见,一直能保持在行业前沿的企业有多难。企业需要面向未来,华为用自我批判、熵增、开放的思路保持了最近三十年的超越和领先,一个企业和个人一样,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去的经验和成功,这些在过去发挥作用,但未来很可能没用,所以需要不断革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困难。人留在一个企业里,最大的价值还是看企业有没有未来,眼前的薪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有没有前景。

      低头拉车的同时还要抬头看路,有的企业很务实,离钱很近,注重眼前的收入和利润,但是问题也在于此,因为太看重眼前,所以可能会丧失未来的机遇,企业的价值和未来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现在没有未来的企业就如同过去十年的百度或者2001到2010年的微软,未来在哪里需要升维思考,跳出企业日常经营的事务性的工作,间歇性地头脑风暴,多去外面学习,多和不同的人交流,开放特别重要。有的创业企业起点不高,但是老板学习能力很强,投资机构加入之后又给了他很多启发,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和企业的成长速度正相关,可能学习能力强的两三年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所以他领导的企业也成长越来越快,企业的边界不会超出一把手的眼界。

       人的视野和眼界有关系。马云的成功和很早接触了英语,去了西方国家,和西方人沟通有关系,阿里的境界和马云在世界范围内与不同的人学习交流有关系,孙正义、比尔盖茨、贝佐斯、杨致远等等都给了他很多启发。在美国哈佛商学院留学的人,哪怕之前是土鳖,留学之后看问题的角度立刻就和之前不一样了,英语思维和全球化思维就上去了,所以和高人交流,对未来投资,走在新鲜事物的前沿特别重要。深圳本土的一些创投企业,现在做的最好的基本都有全球化思维,达晨很早就去硅谷学习,一些私募领导人也去哈佛交流学习,所以看问题能跳出原有的本土化的条条框框,用更高的维度看问题,所以机构也越来越全球化。一个人的现在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做的事情和接触的人是不是面向未来的,十年之后这件事情会如何?如果一直是面向未来的,人会进步很快,反过来如果总是回头看过去的历史,这个人哪怕现在赚了很多钱,也是往下走的。正如前几天几个明星私募的负责人明确表示不投资银行地产钢铁一样,因为这些行业都是历史,没有大的机会了,这和努力无关,中国经济未来要做经济结构调整,靠创新驱动,技术驱动,所以顺势而为很重要。

升维思考》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5350.html